黄河文化的形成根源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中诸多文明活动成果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精神力量,蕴含着鲜活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黄河文化为中华民...
作者:孙席席 原同遥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4-16人气:4629
|
新时期黄河号子的传承和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作者:余楠 李富中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1387
|
从敦煌文化探析丝路精神的内涵及传承渠道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对丝路精神比较抽象概括的阐释。丝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弘扬丝路精神也是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文章从时间角度出发,以历史中不同的人物为例,更加具体地诠释丝路精神的内涵,并...
作者:胡梓郁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2892
|
打造“四条廊道”助推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河南在实施文旅融合战略过程中提出把文旅产业打造为河南支柱产业的目标。因此,以“生态廊道”建设为本,以“交通廊道”建设为基,以“文化廊道”建设为魂,以“产业廊道”建设为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步伐...
作者:吴礼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1834
|
河南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底蕴深厚,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戏曲类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87种,其中豫剧、宛梆、大平调、越调、二夹弦、罗卷戏等29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
作者:马玲玲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896
|
陕北霸王鞭舞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研究
陕北霸王鞭舞俗称“打花棍”“打连厢”和“浑身响”,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情绪欢快、刚柔并济、古朴大方等动态特征,具有鲜明的黄土高原地域性特点,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陕北...
作者:李玥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1人气:784
|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影响探究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到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部分高校贫困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生活、人际交往环境,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因此,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借助团体心理...
作者:高磊 黄桂玲 颜剑雄 李贺泽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2人气:704
|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以南浔市镇为例
交通是否便利与城镇的发展密切相关,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内陆南北交通的主干,对沿线城镇的发展极为重要。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即为江南运河,其所流经的地区大多为江浙两省最为富饶的地区,一方面使得城镇之间互相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加...
作者:刘春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2人气:1227
|
跨文化视域下黄河精神的对外传播研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精神文明与历史记忆的载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孕育出内涵丰富的黄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
作者:范玲敏 安晓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4人气:2435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原文化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耦合机制研究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也是其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积极肯定的表现。文化自信要求人们既要努力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也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作者:华鸿燕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4人气: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