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健康背景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作者:王静来源:《中国食品》日期:2024-06-12人气:204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一系列计划和纲要,推动了食品行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要想高质量发展食品行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核心。各职业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正发生深刻变革,食品行业人才需求呈现交叉业态。食品生物化学作为食品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范围广、知识点逻辑严谨、应用领域广泛特点。为更好地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制定适应新背景要求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融于一体。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首先需要根据食品专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对人才的要求,调整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将课程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价值培养三个层次出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目标主要从课程内容出发,确保学生掌握课本各章节基本知识点,并能够梳理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力目标主要从科学思维方面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生物化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其在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健康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建立大健康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大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情感目标主要从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层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使其认识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性。

二、分析学情,准备课堂教学

1.学生情况分析高职食品专业学生大多为提前单招生,成绩普遍不理想,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独立学习能力弱这些学生中文科生居多,生物学和化学基础知识都较为薄弱在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热情,畏难情绪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课程难度分析食品生物化学作为高职食品专业第一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存在授课时间短课程内容理论偏多概念抽象难懂等问题导致学生感觉枯燥无趣,难以快速理解并掌握各章节知识点。并且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科学思考的积极性

3.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前期主要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章节重难点内容的识记领会。每一节课均设置明确、可量化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课程中后期完成教学的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分析,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课程讲授过程中还应穿插课程思政、企业文化、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教学达到教育的情感目标。

根据食品行业具体岗位的要求对食品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减教材内容。如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食品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工作,故在课程中主要讲授食品化学组成、外界环境对营养素的影响,课程内容涉及概念、结果、生理意义,简化对发生机制的讲解;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食品企业,从事食品生产、开发、质量鉴定等相关工作,故而其重点应放在讲解食品生化反应与微生物生化检测方法等与实践工作相关的内容。并让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

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完成食品生物化学教学目标1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随着当前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要抓住学生依赖手机这一特点,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与学生学情匹配的资源库。通过资源库课前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视频等,以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糖酵解章节在资源库中发布运动员运动的短视频,并提出问题: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持续供能,那么这个过程中所需的ATP从何而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查阅网络电子书籍和课程视频,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混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讲授课本重点、难点知识点为主。在网络资源库中开展专门的讨论互动课时,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开展组内讨论、组间辩论等活动,并以加分作为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科学思辨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课后在资源库中布置章节测试、课后答疑、思维导图等作业构成完整的学习回路。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资源库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当前信息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可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简明化。但信息化技术只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而且学生也普遍反映板书的讲解与书写能够突出重点、难点,便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糖酵解知识点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记关键反应、ATP变化、关键酶等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最后教师对照板书内容及歌曲伴奏学生一起进行糖酵解过程游戏,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传统教学过程更加新颖、生动、有趣。

3挖掘多媒体技术食品生物化学中各种化学物质结构复杂、生化发生反应繁杂。多媒体教学具有画面多、信息量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在此情形下,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板书的补充呈现相应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生化反应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2.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学习中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与自然、人文教育都能够有机融合学科知识蕴含辩证的观点和规律。为了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中实现专业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双重教学目标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生活、热爱生活,在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保障大健康产业。

3.加强实验教学,多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常规实验教学在做实验之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实验目的,并通过预习掌握实验基本内容与步骤;在正式开展实验课,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答疑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实验结束后学生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但是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步骤多且技术要求高,在常规试验教学方式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实验失败。并且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重复实验,导致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在此背景下,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使其熟练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知识。首先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对实验原理和步骤乃至仪器设备和试剂进行系统学习,熟悉并注意实验细节;然后学生在虚拟仿真操作过程中,根据系统自带的打分软件找试验过程中的不足,并至少重复2~3次虚拟实验,以促使学生达到掌握试验内容的目的。

4.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在网络资源库中设置专门的讨论互动课时,相关的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团队的方式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蛋白质变性内容时,可以设置“熟鸡蛋可以变生吗?”的问题,让学生随机分组参阅资料,开展组内讨论和组间辩论活动,加深对蛋白质变性、复性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教学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实力

过去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传统方式,主要笔试成绩(期中、期末)与平时表现(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试验完成情况及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而得。但这种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主观因素和学生答卷水平的影响,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情况。因此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需通过多种途径考察学生的成绩。

1.网络资源库中的成绩鼓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在资源库中提交与课程关的课程笔记或文献阅读感悟。吸引学生参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上传小视频或拓展的知识内容。在学校开展“生化与生活”社团活动,向学生进行知识宣传和问卷调查,并针对学校问卷反馈的结果设计资源库课堂讨论环节。以上活动均累计积分,并积分计入平时成绩加分项

线上成绩还需考虑章节测试、课后答疑、思维导图等作业完成情况、组间辩论发言积极性及胜负率、线上考试成绩等的情况

2.小论文写作成绩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质量,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将小论文成绩纳入学生学习成绩中既能将外在认知与课程的理论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成绩过去验课后重点考核实验报告的撰写、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规范情况。而如今提高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增加实验操作过程考核、虚拟仿真实验考核等内容。从不同方面出发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提升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4.期末笔试成绩期末试卷考试题型趋于多样化,考查学生的知识内容掌握水平,增加各种主观题的数量和类型使其既有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提升能力型考核题型。

五、总结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并在课程结束后,对期末试卷得分和总评成绩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出课程中的不足。不断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完善,以期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提升课程质量,满足新时代食品行业人才培养需求。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