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探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文明繁荣发展从来离不开交流互鉴,古希腊文明汲取了古埃及文明的营养;古代中华文明也不断借鉴其他文明,丰富自身,同时也以自身的文化魅力对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产生了影响,如在现代早期,欧洲曾对中国充满兴趣,启蒙时代还曾出现过“中国热”,但此后一段时间中西文明交流却变成了单向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的独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文明借鉴应该是相互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2022年11月2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美育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成效,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可以看出在公共美育实施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抓手。
习近平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公共美育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走过的历程,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在艺术创作领域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符合当代审美需求和流行趋势,也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内核文化的认同感。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文化传承大会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高校公共美育教育不仅要立足历史,还应当以当代中国的实践为思维坐标,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既要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交流互鉴,落实开放发展新理念,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的动能和活力。
二、分析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现状与原因
自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全国大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包括公共美术课程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这既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又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需求。2022年的《纲要》在《指导方案》基础上细化,以适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美育被放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但学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公共美育课,对其感兴趣的学生想要通过几节公共美术课程实现瞬间“博学”几乎不现实,而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是想通过此类浅尝辄止的学习后获取学分,无法深刻理解美育在今后学习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外部分高校过于重视学生就业率,从而将重心放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公共艺术类课程仅仅只是依托通识教育体系,教学方式单一,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教学都主要采取课件讲授和视频播放两种方式,将美育课简单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且部分理论知识晦涩、无趣,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忽视通识性知识、通用性鉴赏方法和远离生活灌输式的讲解,削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2022年开始,新疆师范大学在原公共美育课程主要依赖网络博雅课程的基础上,在对公共艺术课程重要性认知提升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恢复了面向全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通选课程,《美术经典欣赏》就是公共美术课程之一。经过两轮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美术经典欣赏》仍有提升的空间和必要,特别是进一步发掘《美术经典欣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贯穿于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将进一步突显课程育人目标,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三、在高校美术史论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议
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建立一种回顾性的分析与前瞻性的愿景,将其运用于公共美术课程中,以《美术经典欣赏》为例,通过这样的融入,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与体验的同时,使学生理解过去与未来的意义。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课程内容和传统课堂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美术教材的相关文件都指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重和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重中之重,[[]]足以证明高校应该在中学美育基础上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深化专题内容,如选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画论,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红色精神的绘画、体现中国工匠精神的建筑、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经典作品。
例如《雕塑》专项课程中的商周时期雕塑以《四羊方尊》为主要鉴赏作品,由“这件作品为什么是用方尊而不是圆尊”,引到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天圆地方的想象,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和地都是一个整体,彼此相对,相互关联,天和地之间存在着时空差异,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景观;从青铜器物制作工艺方面引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青铜合金成分的国家,青铜器冶炼及其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就有记录“六齐”冶炼青铜的六种铜锡配比,由此体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淇的技艺,中国古代文明在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明清时期雕塑中莫过于讲案头陈设和手上把玩的小品雕塑,加入一些上海嘉定刻竹、无锡惠山泥塑、广东石湾陶塑等作品,均融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泥人张”彩塑,它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其以取材广泛,人物形象生动、具有生命力等特点,在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地位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在鉴赏艺术品过程中,更要肯定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文化自信,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珍贵的文化财富。
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教学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美育的浸润力量。
(二)多元混合式教学向多元融合式教学转变
融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维度进行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实现一体化资源整合与个性化学习定制,避免了混合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不和谐的矛盾。[[]]
在外国美术作品的讲授中,也同样关注其人文性的体现以及部分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在中外美术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外美术文明互鉴的历史,从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美术的意义。将《美术经典欣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专题、微课等手段有机融入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中,且通过情境教学、问题导向、师生互动、以比较视野、反思意识,达成教学目标,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媒介与途径接触到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分析,难以站在美术作品基础上分析背后的关联。例如笔者在讲授贝里尼的美术作品《诸神之宴》(图1)[[6NQbQd.0.0]]这幅作品时,通过对作品鉴赏分析,使学生在线上动画小视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瓷器对外国美术作品创作内容和创作形式所产生的影响,第一节课以“中国好导游”活动小组形式展开汇报交流。通过课前线上的探究活动以及汇报交流,学生联系在第一节课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海中快速形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美术作品影响的基本印象,为后面第二节课“创意模仿秀”“名画神还原”打好基础。“创意模仿秀”还原作品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情等,拍照上传至小视频软件展示,展示图中应包含所选作品与模仿图片,并附上作品的基本信息。“名画神还原”创作与作品有关的故事剧本,并用表演或表演加解说的形式,展示所选艺术品的背景故事或美学规律,录制成小视频上传软件,附上作品解说与剧本设计说明。两节课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对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国美术作品进行个性化赏析,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多方位解读留下深刻印象。本文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把所学知识渗透和融入生活,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素养,将枯燥的鉴赏课拓展至实践领域,让整节课兼具幽默性和创意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将学生参与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课程资源的共建,突破教学原本的时空局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美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