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作者:彭佳宁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4-06-04人气:351

“数字财政”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战略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覆盖”的重要途径。依托于植入算法、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穿透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支出管理,平衡绩效监督信息上的重点环节,实现信息业务的全披露,展现出第三方机构参与到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具有的职能和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障财政资源的产出效果最大化,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建设作用

一、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升级

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规范和规定,保证公共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有针对性地判定财政预算的支出效果,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价,为今后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产出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引,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部门之间的联动水平,改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成效,促进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部门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要依托于这一系统,便可以对所有的财政业务进行全程办理。例如,在预算编制、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工作上,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投入,降低了行政成本支出,还可以依托于数据来进行预算监督,达到了数据信息的集中监控,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活动上的全面覆盖,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闭环体系,真正的达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目标。尤其是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代表,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能力的全面增强,达到了理性预算、参与式预算和绩效预算,这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有助于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收支预算的实施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融合,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无效资源,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冗余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资金的总体使用效率,实现财政资金的聚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依托于数字化建设,可以形成更为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进行动态化跟踪调查,基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形成动态监督管理体系,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管理水平,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从根源上控制财政资金的随意消耗和浪费问题。

二、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一)系统思维,助推预算和绩效深度融合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数字转换进程中,必须要以预算管理集成的业务规范与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行政事业机构的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的一体化管理体制,使预算管理与绩效业务能够真正地达成整合运作的目的,将事前绩效评价报告与绩效目标申报书相结合,使之成为预算项目储备入库的关键要素。将预算实施与资金回收资料进行整合,为财政预算业绩监测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做为明年调整各部门预算计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也是做好预算申报和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技术支撑,助推绩效管理规范运转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以校验流程“全”、规则“严”作为基本准绳,扣住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覆盖要求,以全链式管理为核心,构建多维度的监控与预警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并设立系统审计和调查管理制度,保证整个绩效管理工作能够进行网上操作,由传统的线下活动变成了线上活动。要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支出、转移支付项目绩效指标考核在网络进行申报和审核,不断地推动传统预算审核工作从经验审核到精确审核,从传统的普适性审核向有针对性的审核方向发展。

(三)数据赋能,助推绩效管理工作质增效

要强化预算约束,以成果运用为根本取向,不断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提升。为此,要加大数据资源的累积,加强数据的利用,利用大数据的比较与分析等方法,标准化处理类似绩效指标设置值,不断推动标准体系的数字化管理和指标构建,完善绩效指数库的构建,把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指标都放在一体化管理系统中,实现完整性、综合性管理。在建立指数库时,可以将传统的离线指数库转化为在线指数库,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指数库中,建立智能指数推荐函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一次点击、智能筛选,智能向行政事业单位推荐各项指标,还可以扩展和改进系统的功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实效。在此基础上,加强对预算绩效追踪数据与预算实施数据的碰撞、探测与分析,系统性性识别工程运作与政策实施的风险,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准确性、实时化和预防性

三、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长久以来,基于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影响,我国的数字财政建设速度得到了全方位地加快,并获得了亮眼成绩。数字化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财政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财税体制走向现代化治理方向、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部门政策的出台,也为数字绩效管理工作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版》等。基于数字财政建设的框架体系之内,我国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持续在数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进行有益探索及尝试,并实现了管理体制的全方位创新,个别省份已经构建出了融合专家评审、部门预算。专项资金使用、财政综合支出、绩效评价管理融合在内的一体化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并搭建了专业项目库、专家库、档案库、标准库,形成了以数据为基础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达到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型目标;也有省份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使得数字财政管理体系得到了全方位升级;还有省份以数据集成技术作为基本支撑,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有力抓手,在财政运行数字化绩效评价上获得了创新尝试。现阶段,数字化预算绩效管理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实现整个管理过程的提升增效。

结合实际在数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嵌入上深度有所不足,出现了两张皮的脱节问题;预算绩效的信息整体性、系统性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使用效果不够突出,实质性应用仍浮于表面;各个部门在绩效数据共享上仍然存在着壁垒。未来,在数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四、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

近些年,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已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这也是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进行治理及考核的重要基础。为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这一契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预算管理工作的业务规范、业财融合、数据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说,系统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系统建设

1.一体化统筹

通过对业务进行规范,对技术标准进行统一,构建出横向、纵向一体化管理、系统平台化控制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工作的有效衔接。并通过建立健全转移支付项目动态追踪管理体系,实现对单位资金的有效统筹,办好大事,全方位提升资金管理绩效。

2.集成化创新

对财政软件进行整合,打造为一个平台,突破信息孤岛,打破数据瓶颈,实现财政业务系统的大统一。并建设以项目作为基本源头的全生命管理体系,为后续的预算全流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奠定基础,形成顺向控制和意向反馈的逻辑闭环体系,确保预算各环节的提升和创新。

3.变革性实现

严格依照标准化、定额化、绩效化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专项资金评估体系,并在其中搭建百余套专项预算基金滞效评价模板,融合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全方位运用决策有评估、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及相关制度实现重塑。

4.系统化推进

强化部门层级之间的联动,加强经济统计、税务征管、银行账户、人事编制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探索数字化技术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赋能策略,创造财政驾驶舱。同时,依托于收支管理,直达资金绩效监督等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让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全程监督。

(二)场景应用

1.资产云管家场景

将重点聚焦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流程化、数字化监管困难等痛点,着力创造资产云管家场景,促进财政放管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全流程国资管理体系

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时间周期较长、流转方式较为多样的特征,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融合政彩云、网拍云等业务系统,构建融合采购、登记、处置、核销、预算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保障流程之间的相互管理,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可靠、账实相符。

3.提供可视化国资生态图像

通过对数据技术的运用,打造驾驶舱,从数据存量类型、实时处置等不同维度着手,形成生态画像,实现资产的一键掌控,为后续的资产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提供参考。

4.建立精细化国资考评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设置国有房产管理、办公、资产使用、资产管理效能不同的管理指标,系统可以自动化生成资产健康三色图,明确资产管理工作是否有序发展。

(三)绩效管理数字化模块建设

在数字化模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加强绩效管理着手,通过对数字化平台的有效运用,弥补传统行政事业单位考核成本太高、人力资源干干扰要素太多、日常监管脱节等不足之处,实现对整个绩效考核流程的全面重塑。具体来说,需要从三个方向着手:

1.管理动态化

为各项业务流程设计不同的评分指标,以月为单位生成评分汇总表,报送到企业管理层,一边进行考核,一边进行整改。

2.强化考核

在财务报表的设计过程中,提前设置好取数指标,同时在进行业务推进时,对得分进行统计,自动化生成年度考核得分表。

3.压降管理成本

在进行数字化考核时,直接通过信息化系统生成所有数据,减少行政成本投入。

4.拓宽使用场景

最终的考核指标包括重要指标和综合结果排名,依托于大屏展示,助力行政事业单位了解差距,争先创优,并将所有的考核底稿及数据存储于政务云,除了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进行跨场景运用。

、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保障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预算决策流程

基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管理高度,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并将其融入到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架构中,实现协同推进和统筹管理,并且要有循证决策、立项评估决策的工作思想,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提高政府决策质量、保障预算决策制定科学合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预算编制之前,介入到事前评估环节,依托于数字化系统,实现对预算绩效执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政策及项目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穿透式监管,最后,以此为基础,制定新一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计划,调整策略,优化内部控制管理。

(二)加强数据利用,改善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科学技术含量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广度和使用宽度,弥补传统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主要依托于人工进行数据搜集、填制报表、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观打分评级的错误做法,重实质,管秩序。在事前评估这一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政策研究水平、项目落实水平展开全方位分析,促进各项财政政策和重要文件精神得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业务环节中得到精准落实。在绩效监控这一环节,需要依托于对关键绩效指标的大数据分析,对项目和业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穿透式管理。在绩效评价这一环节,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出大数据评价模型,关联预算支出和利益相关者,对财政资金的使用产出、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保证最终评价结果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三)统筹预算资产和业务,完善数字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标准化预算管理指标和标准,持续推进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建设,并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资产绩效管理工作内容实现和该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结合,让资产管理工作可以走向规范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发展之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绩效指标,保证整个资产管理过程的可视化、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在出现资产管理风险时,可以做到提前预警。

(四)强化成本管控,建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平台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实现和预算一体化的有效衔接,必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方面来构建完善的行政成本与绩效管理数据库,形成支出结构管理指标库,实现对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并加强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的有效运用,改善成本预算绩效的管理水平,让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真正地走向制度化和流程化的发展之路

(五)完善激励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监督考核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职工参与进来,依靠正面激励、容错纠错等措施,把各部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充分发挥出来。在信息平台上,对评价结果进行细化,并对其进行百分制量化评价,与行政事业单位的选人用人联合,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公开等多种方式,对外公布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依托于数字问政等众多渠道,让更多人员可以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活动中去,以接受来自社会大众的监督,保障有关工作人员工作行为的规范性,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公信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加速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财政,是我国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顺利落地的主要任务。在当前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大环境下,以“数字财政”为依托,能够全方位地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使用过程和落地效果的密切监控,明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获得实时反馈,让预算绩效具有的监督职能得以顺利落地。同时,依托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大数据管理模型,针对各个部门的重大项目资金展开专项预算绩效评价,可以保证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更为科学合理。为此,事业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需要明确其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掌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策略,为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和数字财政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