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家校共育的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王小雪 姚静华 付银星 李萌 周红丽来源:《人生与伴侣》日期:2023-10-12人气:727

天下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方面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提供了丰厚滋养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标志着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真正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民法典中提出“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婚姻家庭道德规范的要求和规定,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提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紧密结合、协调一致。这意味着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也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因此,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应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和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青年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也正处于逐渐脱离原生家庭,走向创建自己家庭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正确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的引导。

一、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意义重大

(一)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加强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是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关键环节。青年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要面临升学、就业、创业、婚恋、成家等关键抉择,这些价值选择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发展和人生道路。家庭是人生成长发展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家教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根深蒂固的。通过开展家庭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家庭的意义,家庭角色意识和家风的重要性,以及恋爱和持家中的道德规范,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为走上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奠定关键的人生基础。

(二)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源头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强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厚植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道德精神品质,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逻辑起点。加强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是厚植家国情怀的源头工程。大学生作为青年学生群体中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家校共育的家庭观教育能够从源头上帮助他们在孝亲敬长、勤俭持家、敦亲睦邻、爱校爱家等传统美德教育中潜移默化涵养爱家荣校、心系家国的情怀和坚定政治立场。

(三)是推动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家庭是个人道德发展的最初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过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进一步彰显了家庭和家庭道德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国以家为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家庭的幸福和谐与文明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和道德文明程度。当代大学生家庭观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整体国民素质水平,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二、大学生家庭观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家庭观现状不容乐观且出现家庭意识淡化的趋向。

(一)大学生家庭观现状。根据调查,当下大学生受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虽然有一定的孝亲敬长意识,但是对家庭、角色和责任等认识较为欠缺,加之自身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长期在外求学与家庭成员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家庭责任感淡化现象较为突出。受当前社会“闪婚”、“丁克”、“大学生同居”“未婚先孕”等不良思想影响,存在恋爱观念过于开放自由化、功利化和利己主义等问题,对恋爱、婚姻等问题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在婚姻家庭观方面的价值取向较为模糊。

(二)大学生家庭观教育现状。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在家庭观教育方面,父母关注生活起居居多,而忽视子女的道德品格养成教育。大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了解甚少,家教家风作用淡化问题比较突出。父母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关注较少,几乎很少了解和参与学校活动,对子女的家庭观教育比较匮乏。大多高校重专业理论学习轻心理疏导和道德引领,在家庭观教育方面意愿不高、能力不够、保障不力、策略不明,很少组织较为系统的家庭观教育和相关活动,导致家庭观教育缺失。加之家校沟通联络不畅和家校责任分离,家校协同育人效果不尽人意。

三、家校共育视角下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优化路径

  (一)明确家庭观教育指导思想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家庭观教育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习近平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的家庭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思想为指导,依托高校和家庭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优势,在科学正确的思想引领下有效开展,实现科学全面育人的效果。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人类社会实践提出了独特的家庭观。马克思家庭观认为,平等真挚的爱情是夫妻关系得以维系、和谐家庭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父母的发展对子女的发展具有关键决定作用,家庭教育中应重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并为子女成长成才营造和谐家庭环境。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应遵循和把握的主体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家庭观、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家庭观和红色家庭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成长发展的实践历程,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发展进步、社会凝心聚气的精神指引和价值支撑,对大学生家庭观教育起着具体的导向作用和统领作用。

(二)丰富家庭观家校共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大思政课’与 现实结合起来,把课堂上的思政课拓展到社会生活中来讲”。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契合,与实践发展相统一。

首先,应将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优良家风家训、家庭伦理思想、恋爱择偶、婚姻家庭认知等纳入大学生家庭观家校共育的内容体系。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但当前社会充斥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消极思想,封建文化与庸俗文化交织,出现大学生道德素质滑坡、孝道缺失等突出的社会问题。将孝道文化纳入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内容体系,有利于提升其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生命意识和感恩意识,更好地践行孝道,塑造健全人格。《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优良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中融入优良家风家训,对大学生修身立德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家庭伦理思想是家庭得以保持稳定、不断延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优秀的家庭伦理思想孕育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优良的家庭家教家风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在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中开展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学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庭荣辱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也是青春年盛、逐步摆脱家庭向成年过度的关键发展机遇期,由于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对恋爱择偶和婚姻家庭等问题的认知尚且模糊,加强恋爱择偶和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纠正认识误区,强化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其次,应将劳动教育和家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家庭观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长期贯彻的教育方针,也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可以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树立感恩意识和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深刻体会作为未来家庭的主要成员,应该承担的不了逃避的责任和使命。这对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具有关键的基础作用。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生活中渡过,持家能力和家庭治理能力的水平关乎家庭的延续和稳定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家庭观教育中有必要开展家政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家庭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家庭伦理学等方面的家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家庭生活规律、优化家庭认知、提升家庭治理能力、掌握持家之道,树立正确的家庭生活理念和立家处事之道。

(三)拓宽家庭观家校共育渠道

开展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拓宽家校共育的渠道,多管齐下,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的功能。

首先,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除了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融入理论学习,还应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展家庭观教育。如,举行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家书经典诵读活动,寻访优良家风家训名人故居,家风家训社区亲子志愿宣讲活动,搜集建立家庭档案等,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家庭意识。

其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有利资源开展大学生家庭观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利用有利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以校为家、爱校荣校、与他人休戚与共的共融共生理念,学习与人竞争合作的相处之道、诚信处事的立身之本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建立家庭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校外资源,如组织亲子夏令营: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加深亲子之间沟通,在情感共鸣中增进亲子感情,增加子女对父母的认同感和依赖感,父母在家庭观理念的言传身教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最后,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效。《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中明确提出,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高校思政课堂是开展家庭观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观相关内容在思政课教材中很少涉及,仅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五章弘扬家庭美德的内容中有少量提及,因此,应充分利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体功能,开展家庭观教育相关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统高效地开展大学生家庭观教育。同时,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发家校合作课程体系、举行家长助教、家长课堂等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优良家风家教,有效推动大学生家庭观教育的实施。此外,发挥课程思政潜在育人功能。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融入家庭观教育的内容,如,分享与课程相关的优秀人物家庭故事、工匠劳模的成长成才历程、分享评述家国情怀方面的优秀影视剧等,将传授知识技能与重视德育教育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目标。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方面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新时期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的丰厚滋养和根本遵循。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也正处于逐渐脱离原生家庭,走向创建自己家庭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系统的家庭家教家风的引导教育意义重大。因此,高校和家庭应明确家庭观教育指导思想,丰富家庭观家校共育内容,拓宽家庭观家校共育渠道,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能,推动大学生家庭观教育的实施。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