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课证融通”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改革

作者:黄琬捷来源:《尚舞》日期:2023-09-19人气:64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在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想要从事幼师职业,不仅需要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育婴师证书等基本职业技能证书,还需要获得器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等级证书。一些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为了在找工作时更具有竞争力,她们会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舞蹈师资培训班。例如,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教师资格证培训班、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教师资格证培训班等。

为了帮助学生们能更好的通过这些师资培训班,获取多种技能资格证书,进而提高学生职业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是高职院校舞蹈老师面临的难题。因此,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作出调整和改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现状

舞蹈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地主要目的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的表演和编创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舞蹈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舞蹈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存在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学生基础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另一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前者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舞蹈的课程,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后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零基础或者只是短暂的学习过一段时间舞蹈。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水平参差不齐,也给高职院校舞蹈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一些学生认为舞蹈课会练习一些压腿、下叉或者是下腰等舞蹈动作较难,因为自身的柔韧性不足而担心自己无法完成这些动作,产生排斥情绪。在基础教学中,一些学生有抗拒舞蹈课程的现象,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1.2学生实践经验与教学效果方面

舞蹈本身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不仅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舞台实践表演,才能检验学习的成果。但就某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相对较少的机会拥有登台表演,而大部分的学生是缺乏舞台实践演出经历的。由于一些学生缺少舞台事件表演经历,缺乏体会表演时需要的情绪,动作幅度等,这就导致了课程教学效果打折扣。学生缺少舞台表演经验,缺乏感受舞台上舞蹈表演魅力。那么今后学生成为舞蹈教师后,他们在向学生教授舞蹈表演时,这方面的经验知识就很难准确的向学生传达[1]。

1.3教师教学方法与创新方面

一般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为一整个学年,即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舞蹈课时大约16课时,两个学期共计32课时。而舞蹈是需要长期训练才会出成果的一门课程。但学生又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一项技能,这就导致了很多一线教师,压缩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授课时运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去教授舞蹈知识与技能,例如示范法、讲授法等。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也会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学习效果欠佳。

1.4教材与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材偏少,且大部分都是早期编制的,所以教师在课程教材上的的选择较少。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基础不同,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兼顾到基础薄弱的同学,那么舞蹈课的教学内容则会比较简单。但是浅显的教学内容,不足以训练学生们的舞蹈表演能力以及舞蹈的编创能力等。这样就会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舞蹈专业能力无法提升,不能达到幼儿园对教师的舞蹈专业水平要求[2]。

1.5教学评价体系方面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舞蹈课程不仅仅是要培养自身舞蹈表演能力、编创能力的途径,更是有效提高自身舞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体系来看,大多数教师是采用总结性评价,其主要考核根据是学生的考勤和期末舞蹈组合的完成情况。这样的评价体系只能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进行考核,缺乏对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的考核。通过研究相关教学方法和完善相关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全面的评价学生舞蹈训练中技能掌握情况。

2课证融通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的意义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有相当多的同学因为零基础,会比较抗拒学习舞蹈课。例如,有的同学可能担心自身的协调性不好,或者是害怕练习基本功,所以对舞蹈课缺乏兴趣,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舞蹈课的学习中。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对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不照搬专业院校的舞蹈课程,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等。促使更多的学生对舞蹈课产生学习兴趣,不再畏惧上舞蹈课,积极主动的学习舞蹈,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舞蹈专业技能[3]。

2.2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会跳舞,会表演,会编舞,还要教授学生专业的舞蹈理论知识等。这些专业的舞蹈理论知识,就包括了舞蹈资源的搜集,舞蹈作品的赏析等。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舞蹈理论知识时,一方面学会了资源搜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学生在欣赏舞蹈时,表演舞蹈时,亦或是编创舞蹈时,都是一个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学习舞蹈课程时,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3有利于改善学生不良体态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舞蹈这门课程的,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所以他们的形体和专业的舞蹈生比,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同学走路时是驼背的,有的同学出现骨盆前倾情况,亦或是有的同学有O型腿等。这些的不良体态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气质形象,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课时,是有助于他们改善不良体态。在舞蹈课的学习过程中,也会逐渐的塑造自身的形体。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形体条件,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去学习舞蹈[4]。

2.4有利于学生储备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要想当一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学生们则需要掌握很多种技能。像弹琴、唱歌、跳舞、绘画、讲故事等技能,都是需要掌握的。如果想要将这些技能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们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所以,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跳”,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教”。例如,在学习芭蕾时,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手位,基本脚位等动作。教师还要从芭蕾的起源和芭蕾的艺术特征讲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芭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的储备专业知识,这就是个学习的过程,知识储备的过程。

2.5有利于学生提升教学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授,学生学习,虽然这样的模式学生可以快速学会舞蹈的表演,但是关于此舞蹈的专业知识不能完全的掌握。例如,学生会表演单一的动作,但是舞蹈动作的名称叫什么,具体的要领是什么,学生无法复述出来。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高要求,要求学生不仅仅需要会表演,还需要掌握舞蹈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储备舞蹈专业知识,并会运用相关的舞蹈知识等。

3课证融通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夯实舞蹈基础,提升学习兴趣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由于课时设置的较少,教师又需要在短时间内教会学生舞蹈技能。这就导致了课堂上学生缺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更多的是学习一个完整的舞蹈组合或者是舞蹈剧目表演。虽然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基本功训练,但多数仅限于学生的柔韧性训练。但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并不是只包含了软开度的训练,还包括跳跃能力,翻转能力,腰背肌能力等。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需多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生需要经过全面系统的训练,才能打好基础,在今后的舞蹈教师资格证培训中顺利通过[5]。

3.2创建有效平台,保障教学实践

  舞蹈是一门舞蹈表演艺术,需要通过不断的舞台表演实践,才能够达到训练效果。但现在大多数的在校学生是缺乏舞台表演实践经验的,甚至有的同学是没有登台的演出经历。日常在舞蹈教室的练习,和在舞台上演出是不一样的体验。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拥有丰富的演出经验,那么今后他成为幼儿园教师后,当他给学生编排节目时,他就可以给小朋友输出更丰富的舞台表演相关知识及经验。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有更过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去。例如,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有条件的可以做成舞蹈作品汇报专场演出,汇报的地点可以选择在学校的报告厅或者是剧场。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登台实践表演的机会,让学生们感受在舞台上表演的魅力。

3.3运用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提升,舞蹈课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元化。舞蹈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示范法,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学习舞蹈。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的民族舞时,教师可以搜集播放这个民族的经典舞蹈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舞蹈课的学习中。

3.4融入编舞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舞蹈编创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必需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是舞蹈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现如今,社会越来越注重知识版权的保护,对于一些舞蹈比赛或者演出,主办方提倡使用原创舞蹈作品去比赛或者演出。这就对舞蹈教师的编舞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舞蹈编创能力的。例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教师资格证等级考试中,其中有一些组合是需要教师自己变创出舞蹈动作,才能完成的组合。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需要一定的编舞能力。那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在舞蹈教学中融入舞蹈编创的训练,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能够创作出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3.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高职院校中,一般舞蹈教师会采用总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舞蹈成绩。在期末考试时,教师根据学生所有舞蹈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分数。但这样的教学评价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应当将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加入到教学评价中,这样有助于学生重视编舞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日常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4结语

  如今,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复合型人才逐渐受到社会的青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增强竞争意识,应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的提升自己。舞蹈考级的低级别教师资格证书则是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首选,而学生们想要通过舞蹈类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还需多加强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并多积累舞蹈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等。同时,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还需要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能力通过各类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