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作者:刘冬来源:《尚舞》日期:2023-04-15人气:713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舞蹈都存在于相应的民族文化形态与体系中。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的人会将生活以及生产以自创的舞蹈来呈现表演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日常活动抽象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是民族和地区文化扩散、生活习俗以及人文风貌的具体呈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发展价值[1]。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缺陷[2]。首先,是教学的环境不贴近现实,同时,教学的范围相对较小,这也使得学生对于舞蹈的相关文化知识背景理解不充分,并且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结构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团队研究深度不够,片面追求形式美,教学内容存在背离民间舞蹈风格的现象,在如今的发展趋势之下,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也使得学习者脱离民族民间舞本体,注重形式感,对比其他的舞种,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也受到了冲击[3]。

所以,面对上述的情况,需要对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优化,不断添加新的发展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避免对教学产生相对应的影响[4]。不仅如此,为了培养符合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准的舞蹈编创型人才,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编创技能更加深化地融合发展。并且形成更加有机的教学结构,相互配合,融会贯通,进一步扩大整体的教学范围,从动作的发展变化入手,变相解决开发与创造的能力,引入更多的编舞方式,进行技术方法的扩展训练,使学生拥有可以独立完成舞蹈作品的能力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作素质和创作能力[5]。因此,本文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优化进行研究,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创作工作,同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性,提高其创新能力,逐步完成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的优化,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1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现如今,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情况相对较为不均衡,同时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多样,承载着较为悠远的文化历史,同时民族民间舞蹈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民族的生活差异、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对我国文化发展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相应地还能够对民族情怀以及文化内涵作出更好地传承。而我国现如今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状况一直处于低谷,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舞蹈专业素质地降低[6]。通常情况下,民族民间舞蹈相对应的教学动作以及表达方式通常是各具特色的,并且还可以将不同的舞蹈元素融入到一起,形成新的舞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创新以及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目前阶段,存在部分高校未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日常教学作出深度分析,并且在深层次的剖析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全面、不系统等问题,使得学生只能掌握舞蹈动作,并不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舞蹈表达,对动作内涵、情感表现没有深入的分析研究,更没有对舞蹈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另外,民族民间舞蹈日常教学所选取的内容通常也是相对较为固定的,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内容与舞台剧目表演脱离,有动作元素缺失的问题,也有表演风格不匹配的现象,还有舞种之间相互交融的情况,这样就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舞蹈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提升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面对上述的现状,需要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教学前景作出精准地优化和完善,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2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完成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的分析之后,接下来,需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与研究。

其一是对舞蹈的内涵理解以及实践运用经验不充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忽视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注重学生舞蹈课程形式化,花费较多精力选择音乐、编排队形,设计服装,未能有效的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舞蹈实践教学中,缺乏对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因此导致学生对舞蹈内涵的理解未能形成完整的链条,并且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应用之中。不仅如此,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通常都与各个地区以及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同时也是对各民族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的一种相应表达。实际上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其二是教学过程中,情感投入不足。民族民间舞蹈相对较为贴近人们的生活,蕴含多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及风俗习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深厚情感,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表达。但是目前阶段,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差异较大,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投入情感极少,使得学生无法了解舞蹈特征,最终导致动作失去灵性,影响舞蹈的美感以及吸引力。

其三是日常的教学模式的单一与落后。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舞蹈需要教师的示范与引导,这也是舞蹈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但是却不能作为唯一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示范讲解的单一教学形式,较少的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视频、文字、网络信息增加信息量的获取,不具有创新性。同时,固定的测试标准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实现教育创新,逐渐失去迎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让舞蹈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以及观赏性,不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3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模式优化分析

3.1民族文化的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由于地域差异和民俗习惯的不同,无论是在民族气质特征,还是在舞蹈样式、形体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民族形式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气质与内涵,促使学生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中。也可以结合不同民族生活习俗与文化特色,科学分解民族民间舞蹈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了解、掌握不同民族民间舞蹈内涵特点,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表现能力。其实,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衍生物,不仅可以起到文化呈现与表达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播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一旦教学脱离了舞蹈中所隐含的较深层次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文化,就相当于舞蹈失去了灵魂。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层次地融入自身的感情为学生做各类示范,比如语言示范、节奏示范、服饰示范、动作示范等,并且逐步完善舞蹈的变化动作,在学生逐渐熟练动作的同时,帮助它们理解舞蹈的特性,并掌握其中的内涵文化,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熟练,并且在表演中避免出现相应的差错,完美展现出舞蹈的深层意义。

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民族文化的相关活动,以帮助学生解决多样化的问题,创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结构。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中添加一些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举例来说:藏族舞蹈的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特征,以此为桥梁,引导其学习藏族的民俗文化,语言特点、服饰地点、生活习俗等,更好地呈现出藏族舞蹈的魅力。所以,民族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实际上是相连的,具有一定的关系,要想提高民族民间舞蹈的实际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例如,在汉族民间舞蹈东北秧歌教学时,可以广泛收集有关东北地区文化特征、人文风俗资料,动作原型以及老艺人原生态表演形式,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舞者肢体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储备,还可以有效提升其对民族民间舞蹈肢体语言动作的理解能力。

3.2加强对舞蹈重点动作的剖析

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通常是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历史的承载,而且舞蹈中每一个动作的释放,也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体现。在长期的舞蹈实践过程中,民族文化以及实践文化的积淀都在舞蹈有所诠释,并蕴藏着具体的含义。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并且律动和动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重点动作一定是舞种的核心代表动作,根据实践训练计划,通常会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例如,蒙族舞蹈教学时,我们一般会分为手部动作单元训练、肩部动作单元训练,臂部动作单元训练,马步动作单元训练,胸背动作单元训练等。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重点动作也是区分舞种风格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动作的处理要更加精练,训练目的要更为明确,短句、组合编排尽可能突出重点动作风格的训练性和风格性,同时在基础动作上,可以适当添加复合动作或情境表演,并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进而进一步了解动作背后的文化精髓。

此外,动作的剖析也要在合理地范围内。举例来说:藏族舞蹈之中通常会增加部分的宗教因素,最为典型表现为低头俯身、跳跃前倾等动作,这一部分也是从宗教活动以及相应的仪式所演变而来的。另外,由于藏族人民日常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相对较为严寒,所以,在藏族舞蹈之中,膝部动作、下肢动作就成为训练的核心,由此展开胯部、手臂等部位的训练,这也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深刻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舞蹈动作的剖析,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深化舞蹈的实际意义。

3.3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事实上,我国的舞蹈教学模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比较单一,由于实践性较强,大多教师在实践中忽略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不仅如此,单项的传授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扩大学习的范围。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应的舞蹈理论知识,表演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首先,针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可以阶段性进行采风,深入群众生活,寻找原生态舞蹈动作,与老艺人交流学习;其次,适时将优秀的舞蹈演员请进课堂,针对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特点进行讲解和分析舞蹈演员应具备的素养,提升专业素养,提高表演技能;第三,实践训练环节可以有效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上传与训练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有助于学生及时储备相关知识信息,增强综合素养;第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将民乐队带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音乐现场伴奏,增强民族风格的同时使课堂训练气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表演热情,虽然增加了教学成本,但有助于课堂训练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教学方式还需要更具灵活性,以更加符合文化发展的需求。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教学进度的修改与完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策略,使其逐渐适应目前实践教学的需求。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视频、音乐来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行双向辅助指导。并深层剖析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逐步完善教学的效果,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便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的全过程。其实,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在优化整体教学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指导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应用技巧,同时还需要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融入舞蹈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双重融入,并对相应的舞蹈动作作出深刻地剖析,再结合民族音乐的运用,逐步完善舞蹈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实践下,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达到更高的层次,推动其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台阶。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