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黄河写生实践课中的黄、红、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大学生思政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桑茂林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6人气:1057

写生实践课堂重在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深入并融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美术院校自成立以来,就有下乡实践的优良传统,有带领学生下农村、去厂矿、赴军营写生、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用心地完成专业辅导任务的同时,记录下新农村的原生态与新农村新建设的文字和素材。对于大学生来讲,这是一套生动丰富、饱满、完整的新农村现实主义教科书。

美术学院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为了教授学生技术与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与创作观,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文章以黄河流域为焦点,从4个方面对大学生美术实践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分别是体验黄河民情,感受黄河新农村新建设;新中国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参观与写生;见证黄河两岸黄土坡变绿山,体会新农村变化;实践课程教学思政元素的设计与反思。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以美育人、思政育人,以达到课程教学创新发展的目标。

一、黄——体验黄河民情,感受黄河新农村新建设

走进中国大地,了解黄河流域新农村,了解黄河民情,了解中国国情。这是大学生写生实践课程中应包含的重要部分之一。实践胜于说教,在大学教育中,有的课程只局限于教室中的理论说教而缺少实践支持,不免有些纸上谈兵,显得抽象,从而导致课堂枯燥,缺少生命力。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有可能改变这一现象,尤其是美术大类的写生实践课程。所以,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切身体验与感受,才有可能真正体悟到生活的真实面。为了使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百姓生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来到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吕梁地区碛口镇进行实地绘画考察。山西、陕西以黄河相隔,拥有典型地貌特征,人文素材丰厚,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考察。写生实践课程,让学生增长智慧与绘画技能的同时,通过体验农村学习生活和锤炼学习意志,提高做人、作画品质。“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恰时,方不泥迹象。”实践期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要全神贯注,不仅仅要关注表象,更要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即从现象到本质。此外,课程的有效性也体现在对学生的组织安排中。开始阶段,要求学生自主分组,入住当地百姓家中,与百姓交流互动、为百姓画像、听民间故事、了解百姓习俗,并对周边生活环境细节进行考察、描绘和记录。这无形中让学生从实践学习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也通过了解地方传统习惯,体会乡村百态,感受乡村的新旧面貌和当地百姓的幸福状态。加上更深一层的观察、解读和描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地域特性以及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等,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的多种角度,增长了知识。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自觉领悟、自主学习与挖掘,了解到中华优秀的黄河文化,使得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油然而生。同时,也为将来艺术创作储备创意与生活感受而积累了丰厚的蓄水池。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过程,学生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掌握并提高了绘画技能,深刻体验并了解到新农村变化与人文特色。

把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对农村和百姓生活的融入以及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观察与了解,使学生立足时代、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直面改革的新面貌,切身体会党的政策方针,他们的“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思想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走进中国大地,深入百姓生活,也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只有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才能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只有艰苦奋斗,才能锤炼意志品质”的道理。在整个写生实践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的美育精神。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加强了思想意识教育,还为将来美术创作储备力量。通过这次走进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体验百姓习俗文化以及感受乡村新旧面貌,学生在实践中自觉领悟到新农村的变化,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二、红——新中国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参观与写生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实践课程的第二阶段,也是这次实践的内容之一,主要是带领学生走进吕梁地区红色历史文化基地,对新中国革命历史进行学习与重温。山西吕梁地区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意义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一次有声有色、实地实景、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这是一次很特别的重温历史教育课。实践中,通过追溯革命前辈的历史脚步,教育学生要具有虽处当今但不忘历史、不忘本源的祖国新一代担当精神。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来到当年毛泽东东渡黄河遗址进行考察与写生,亲身实感地体验当年毛泽东东渡黄河实况,重温中国革命历史。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当地村民的讲解,了解到当时毛泽东东渡黄河的真实情况,包括当时历史事件的时间、缘由、主要人物、陪同人物、船只模样、实地局势、环境以及当时对东渡的船只安排等经典战略部署,了解到当年在这里如何部署三大战役等,学生认真聆听着东渡黄河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看着当年历史曾经的现实场景就在眼前,联想着当年那些人、物以及中国革命先辈对中国命运的决策……学生身处其境,感受着来自历史的震撼与感动,真正体验着现实中的历史。学生与教师深受教育。随后,学生还与当地百姓互动,进行实地观察、提问,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实地写生,用内心与画笔感受现场的磅礴气势与眼前的精微之处。这次体验,学生将个人的感情与体悟融入专业绘画之中,实现以在校之所学,于现实之所用。此次实践课不仅让学生明白了翻身不忘本,要饮水思源的道理,而且真正实现了专业实际价值与中国革命经典历史相结合的现实教育意义。

黄河老牛湾——赵福油画作品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新中国历史犹如黄河水,咆哮万里,抒发着力量与情怀,令我们感动。学生在对毛泽东同志东渡黄河事迹实地观察与中国革命历史的深刻感悟、了解与重温中,形成现实与历史互动,正如眼前的黄河流水,同样述说着当年的历史。在黄河边,师生一同登上按当年模样仿造的东渡黄河大木船,由船夫掌舵,体验东渡黄河的感受,感受着浓浓含情的黄河水,聆听黄河的涛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目睹黄河两岸山岭的威严,体会当年的战时场景……这种来自地理场景与革命精神的气魄与力量,感动着每一个人。这次课程实践不仅有效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也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与主动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要把握时代精神,做好接班人,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担当、敬业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

三、绿——见证黄河两岸黄土坡变绿山,体会新农村变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正逢仲夏,黄河两岸的山坡披上了绿色,在夏日的照耀下格外美丽。此时此刻,黄土高坡的黄土色只是传说。数年前,这里的绿色很少,四周都是黄土坡,植被很少,只是零星地一片一片形不成树林的、拇指粗细的枣树。加上这里雨水稀少,沙尘天气是常有的事。如今,这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变,整个黄土丘陵和山坡披上了绿衣,到处可见的是整齐有序的枣树林。由于地方气候,干旱少雨,这里的枣树依旧长得很细,大一些的有手腕粗细,小的还是大拇指粗细,但是树上枣儿很多……这里已经不是当年的风景,只有黄河见证了这里的过去与今天。母亲河——黄河,依偎在绿色山坡旁,水虽然还是当年的黄河水,黄河面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几年前,人们为了致富,黄河上采砂者到处可见,严重地破坏了黄河生态,破坏了黄河边人民的生活环境。今天,“采砂团”荡然无存,黄河母亲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再看黄河两岸,几年前尘土飞扬的土路如今变成了两旁绿树整齐的柏油马路,绿色的旅游景点随处可见。学生用心体察,用笔描绘着这些仿佛顽强地从干硬的黄土地里挤出来一样的枣树,从它们的姿态可以认识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正是这里人民精神的写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与新中国的政策春风造就了绿色黄土地。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黄河人民爱黄河,黄河是他们的家,也是我们的母亲,黄河变得格外美丽。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联想几年前黄河两岸的黄土坡,与如今发生巨变穿上绿衣的黄土坡形成对比,真正体会到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与其取得的显著成效。黄土坡披上绿衣,变成绿山,这一眼见为实的变化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写生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反思

写生实践课程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在学校所学艺术技艺运用于写生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才智、在勤奋中培养个人品质的实际意义。

学生、教师、课程三位一体,同样都是成长的过程。课程要逐步改变和调整过去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为了突破原有教学思路,写生实践课从过去的以“搜尽奇峰打草稿”全方位、大范围收集素材的写生方式,转变为课题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调研、写生与考察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为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提供机会。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课堂内容应与时俱进,将实践课程从原有的模式转变为命题性集中、目标性明确、针对性强的小课题,重思路、重方法、重能力,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强调时代要求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

强调融思政元素于实践教学课堂中。通过让学生体会黄河文化、实地了解黄河民情、观察新农村建设与新旧面貌、农民生活富裕新景等,增强大学生对新时代国情民情的了解。结合中国革命历史遗址实地考察,进行红色历史文化再教育。把毛泽东东渡黄河遗址作为专门课题,带着明确任务,进行绘画、调研和采访等,把课题变成有声有色、有动力、有意义的“四史”学习精彩课堂。走进三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成果导向、持续不断地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课堂中,不仅为课题明确化、针对化、作业系统化做好准备,而且要为下乡实践最终成果做好结题方案。让学生整体思路清晰,理清学习逻辑关系。学生出发前根据课题要求进行课前查阅,了解、选择目标,然后进入实地,做好田野调研、收集资料、现场写生,最后以PPT汇报和展览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实践教学成果。使实践课程变得有逻辑、有条理、有过程且有收获,从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实践能力。

加强对学生作品的后期跟踪,扎实课程成果。写生实践课程使学生有了创作作品的丰厚素材,为之后的创作提供创作营养保障。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加以跟踪指导,以参加重大展览为目标。近年来,本科学生中已有多件作品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展览,获得了多项成果。

用好信息化手段,让线下实践课程与线上虚拟实践相结合,延伸课堂时空,扩大成果影响力。合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增加师生互动密度。有效地运用微信和腾讯会议等App,师生连线互动交流,线上查找资料、对话当地民众,线上实践课程依旧具有生机活力。

美术专业写生实践课程,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无论是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先进文化,还是实地或线上教学环节中融入践行要求,均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有效加强学生的写生匠艺,引导学生自觉用专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四个自信”。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