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作者:刘力力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2人气:1222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在革命年代通过不断的实践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独特素材。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与价值,并积极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可能实现的路径,以此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拓展高职思政课的教育途径,从而达到增强高职思政课教育实效的目的。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复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并且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根据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才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为优质的资源,通过全面的融合能够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涵,进而引导学生继续将红色文化延续下去,涵养红色情怀并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介绍

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省(区)都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但包含了革命相关的文物、历史遗址,还包括革命精神等,并且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革命文物或者文化遗址都形成了一定的保护区,能够促进学生对其的了解与学习。将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上,能够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党的发展史、新中国的成长史、改革开放的推进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忘初心,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

山东省革命历史比较悠久,革命文物数量多,红色文化资源也相对丰富,包含许多重要的会议、事件、战役的遗址遗迹或者重要人物的故居、墓地、烈士陵园以及纪念碑等,例如:位于枣庄市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路军抱犊崮根据地和台儿庄大战旧址,以及威海市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等。临沂地区的红色文化也比较丰富,同样也包含革命历史遗迹、红色文化遗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典型以及红色运动会等四大板块,具体包含沂水红色文化区域、《大众日报》创刊地和印刷厂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等。由于这些地方是革命老区,并且在这片热土上献出了无数先烈的生命,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自觉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二、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

学生对于传统思政课的感受是其比较枯燥、缺乏新意,进而学习的兴趣不大,这是由于学生只是根据课本上的资料进行学习,对于相关的内容认知比较浅薄,因此将英雄纪念碑、战斗遗址与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不仅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由于高校教育的普及导致学校增加了录取的人数,作为育人方面最为重要的思政课,可以通过宣传地方红色文化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及道德素养。但实际上由于高校的思政教师在数量上基本保持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思政教师承受的教学任务也比较重,这都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由于教学的方式依旧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大班授课或者合班授课的方式,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一味地将知识进行灌输,既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也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导致相关的实践活动及集体研究无法正常开展,不能让学生亲身参观红色景点或者历史遗迹,无法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及认同感。最后,由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比较窄,在授课过程中难以与每个同学进行互动与交流,导致教学资源无法平衡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思政课的质量。

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加大对优秀老师的招聘与筛选工作,可以通过对其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精力,从整体上提高师资力量;然后在教师数量充足时,要培养与其相关的专业素养和政治能力。首先要选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担任思政教师;其次要在思政教师队伍中形成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在举办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合理地开发并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

在教学中不仅要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密切配合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开设的数量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交叉重复的内容,但是侧重点可能不尽相同。因此,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思政老师在授课前要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采取集体备课、集体交流相互协作的方式来保障内容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文献,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进而从整体上掌握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独特价值以及与思政课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将思政课划分成不同模块,各个模块都插入英雄纪念碑和历史遗址图片或者影像录音等红色文化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家乡英雄故事,树立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三、创新教学的方式

虽然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强调了思政的重要性,并要求高校领导与广大教师加强对思政内容的了解与学习,同时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也提供了较大的支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无法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也缺乏创新与宣传的平台,使得其仍然不够受重视。尽管大多数的思政工作者没有否定自己从事思政工作的意义,但是思政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教师的自信心。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匮乏,就对利益最小化的思政教学资金进行了压缩,导致思政课出现了形式单一、经费不足及考核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使学生只能从课本上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不能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实践教学掌握相关的知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也不太重视,认为思政课过于枯燥,没有实践活动的配合,使得思政课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令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思政课与专业课联系得不太紧密,既没有实用性又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亲自体会并认识到学习思政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上存在的问题。由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学生对其也较为陌生,简单枯燥的讲述无法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与学校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校积极配合,认识到思政课堂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光、电、影为一体,借助录音、视频、图片、动画及VR与AR等方式重新呈现历史事件和英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与听觉震撼,在直观体验中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其次,教师还可以进行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以及问题式教学的方式,选择新颖的叙述视角、多角度的立体剖析,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讲述仁人志士、英雄先烈的光荣事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物高尚的人格与爱国情怀。还可以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拍摄红色电影和微党课或者是编排革命情景剧,以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将专业知识进行内化,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目标。以这种朋辈宣讲的方式来坚定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最后,还可以利用校园里的多种途径、形式及时间节点来弘扬红色文化,比如每周可以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七一和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校园社团设置红色徽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团”创建微信公众号及开发红色App等,定期开办知识竞赛栏目,推送优质的学习资源,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在校园内还可以设置红色图书角、红色文化走廊等景观,并且用英雄事迹对图书角、走廊等进行命名,以此来营造一种丹心向党的氛围。

另外,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直观感受和讲解叙述结合起来。在人身安全、交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红色故事的发源地,近距离感受革命精神,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加强与当地红色景点的交流与合作,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利用学校之外的爱国基地资源进行学习,提升学生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固定的时间由相关的老师向学校申请课外实践活动,经常性地带领学生去瞻仰、参观学习优秀的红色文化,重温历史触景生情。参观革命纪念馆和党性教育基地,在历史遗址上倾听革命号角,走访红色足迹,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力量;走进现代化工厂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了解伟大祖国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将感人至深的拓荒故事和改革创新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让高职院校学生开阔眼界、升华情感,从而自觉树立起争做社会栋梁、援建美丽家乡、建设强大祖国的爱国情怀。只有抱有“强国有我”的坚定自觉,学生才有动力学好专业技能,并自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党史知识竞赛、演讲、诗歌朗诵以及宣誓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寒暑假期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根据地以及相关的遗址,感受先烈的伟大精神,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格局。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殊作用。比如,可以组成地方红色故事收集小组,分地域搜集家乡的党组织建设的故事、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可以组织“我为家乡代言”视频制作或课件制作比赛,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班级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锻炼视频剪辑能力,接受思政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和革命火炬代代相传。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思政教学的重要地位和学科特点,近年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达到专业知识研学和德育同时进行的目的。课程思政的桥梁是教师,所以要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学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增强收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自觉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要通过党支部集体学习或者自学形式,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要通过参观革命遗址或者专题调研,了解带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故事;要通过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积累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素养;要通过和学生谈心谈话或者家访调研,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动态。只有灵活掌握“感动中国”式的当代道德模范案例,才能根据国家德育要求、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专业课教学设计里科学合理地融入身边的红色文化素材。教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传道”,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因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而感到“少年强则国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另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在校内开设关于地方红色文化理论学习的专题教研讲座,或者设立课程思政的科研课题以鼓励专职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结成对子共同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的路径,让专职思政教师和其代课专业开展深度合作,参与带有高职专业特色的教学设计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推行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来提升专业课教师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课程思政的能力。比如组织党校专家来校开展地方红色文化理论学习专题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专业课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组织开展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为考察重点的观摩会、教学研讨会或者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地方红色文化亮点突出的典型示范课;定期开展各学科老师“会诊”,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各学科教学开展经验交流和讨论,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案例和好做法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思政课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思政的课堂质量与效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高度认同感,并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重任。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