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优化艺术类学生管理的主要策略

作者:邹源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10-14人气:696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当中明确提出:“学生需要具有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掌握专业领域当中的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具备优越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这一概念为后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设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各岗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此时,如何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展开合理的培养和管理,使之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的全新型人才相适应,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一、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特殊性
(一)受到高中学校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必须要经历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这两类测试。学校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通过这两类考试,就会针对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训练。这样一种特殊的且穿插形式的学习模式,很容易导致学校针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出现某些漏洞,例如:学生在两类课程安排中,利用管理漏洞出现逃课的现象,上文化课的时候却说是在上专业课,反之亦如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纪律性上淡化,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也会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从而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等。
(二)具有极强的个性,但合作意识较弱
在针对艺术专业课程内容教学当中,教育者大多都是注重让学生通过画笔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希望其能够将自己原有比较个性化的看法与观点表达出来,并且深入挖掘创新性以及个性化的符号、元素。通过以此长期性的引导模式,也导致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性格上喜欢独立独行,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以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为主,这样一种独立独行的处事风格在与其他的观点相碰撞的时候,总会以各种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理解,从而极容易与人产生矛盾,总要说服对方,并且情绪上波动也相对较大,合作意识比较弱。
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复杂的生源导致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不断变革,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在招生上有所成就,便开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展开招生,例如:单招考试、免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招生都能够为高职院校带来更逗的生源。与此同时,在针对各不相同的学校在学生培养上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特点,例如:2+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五年制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等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促使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更加的复杂,而且在现实的管理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其他的一些难题。
(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缺陷
针对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管理来看,有许多的学校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上过于僵硬,而且还有的学校会议政策与制度来开展强硬的管理,压制艺术类学生自身比较强的个性化发展,很难在教学中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融入其中,缺乏在管理中融入趣味性的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反感和抵抗的心理。在后期的教育与管理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管理部门以及教学部门在相互沟通上也比较缺乏,没能形成完整的联动性机制,很难将交叉管理模式融入其中,这也导致了整个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三)辅导员队伍工作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管理当中
在高职院校当中,辅导员可以说是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但是就目前来看,辅导员不仅要进行学生管理,而且还需要对学生寝室卫生、奖助学金评选、招生就业、校园活动等各方面进行管理,这也导致辅导员工作的任务繁重,而且学生管理相对复杂。这时候,许多辅导员也会对工作产生怠慢的情绪,将全力过多的下放到学生的受众,导致在奖惩和利益分配上出现许多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现象。
(四)自由且开放的互联网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互联网逐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了普及,同时也在校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其高中阶段,不管是在学习方面、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受到家长的干涉、压制,而这样一种约束也促使学生从内心之处形成了一种反抗的心理。在进入到高职院校之后,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及脱离了家长原有的约束之后便开始放纵,特别是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此时很容易陷入到虚拟的环境当中,例如:沉迷网络游戏当中等等,甚至有些学生每天都是抱着手机,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会开启“游戏模式”的状态,不仅仅对专业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身心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在网络当中充斥着许多不良的信息,而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对是非很难辨别,这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阻碍,为后期学生管理工作埋下许多隐患。
三、高职院校优化艺术类学生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融入人文关怀优化管理理念

在针对学生管理当中,需要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当中,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了解学生特点以及真正需求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学生管理策略。首先,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转变传统的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来硬性要求学生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管理理念,充分最终学生,积极吸取学生所提出的合理建议,以学生参与的形式来不断优化学校的管理模式,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队伍当中;其次,构建学生评价模式,不能够在发展过程当中过度重视成绩和学生的分时,需要综合的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兵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二)增强学生专业教育,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迷茫、无助的心理特点,不知道以后应当怎样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设定,而且在自身的学习目标上也不够清晰。由此,在后期的教育小学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学生专业教育进行提升,不断明确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科学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定位,清晰的认识到自我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参与到专业学习和探讨当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内容,为后期的职业生涯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三)优化校园的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学生社团活动
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化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专业为基础积极的去建设专业性的社团活动,例如:室内设计社团、服装设计社团、动漫社、书画社、街舞社团等等。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运用自己专业知识与自身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并且定期的去要求一些著名的专业和企业家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提升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列的措施让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当中陶冶情操,增长各方面的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良好的避风港
就目前来看,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当中,其年龄段大多都是1990之后的,甚至是200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许多都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在家庭当中受到百般的宠爱。所以,在面对一些挫折和压力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较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许多男生经常性的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等等,由此,在学生的管理过程当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予以结合,并且加强与学生的家长联系,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全方面的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变化,构建温馨而又和谐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当中时时受到教师的关爱。
(五)提升学生管理队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是进一步开展高效率的学生工作非常关键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当在发展过程当中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出发,不断去优化高职院校管理队伍,通过高素质的而管理人员确保后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当中的地位,将辅导员作为后期开展学生工作的主体来进行培养,并且将一些较为繁琐的事情交给学生干部来进行实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减轻辅导员自身的工作任务,并且可以结合现实情况解决辅导员在薪酬以及职称各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的现象,让辅导员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后期的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去组织相应的交流研讨会,要求辅导员能够在会上对自己的工作予以汇报,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通过管理学与教育学等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内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最后,有效的划分管理队伍自身内部的一些职责,并且构建严格的“责任到人”这一制度,促使每一个工作管理者都能够通过非常端正的态度来展开相应的工作,构建非常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依据工作的效率以及后期的质量评选出先进的“导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压力与动力之下,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当中,所指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者自身的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密不可分。为了能够在教学当中更加全面的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引导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实现培养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要不断优化教学与管理模式,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即:艺术专业学生所表现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积极的采取科学措施参与到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管理当中,真正实现学生管理上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