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文化人格学派视域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究

作者:张龙飞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10-13人气:993

文化与人格学派诞生于20世纪初,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在这一时期,人类学和心理学在互动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的积极成果,此学派也被称之为“心理人类学”。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是文化人格学派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涌现出了许多关注此领域的学者,虽然各个学者的研究方向不同,思路各异,但是都主张个体的人格与所处的环境相关,突出强调文化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以及心理成长的影响,掀起了人类学对于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研究浪潮。另外,该学派强调儿童的教育,认为童年的养育方式和文化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各学者均在儿童培育的立足点上构建从群体人格到具体的个体人格的研究理论,偏重从文化隔代流传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于人格的传承关系,揭示人类背后的文化渊源。

一、文化与人格学主要观点

(一)基本概念

(1)人格(Personality)

人格(Personality)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异于他人的习惯、动机、兴趣、性格、气质、本性、价值观等行为倾向的统一体,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予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文化(Culture)

文化(Culture)的定义在学术界始终争论不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常采用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精神文化或精神,它包括精神领域里的一切。在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中通常认为文化是包括一个社区中所有的习惯,个人对生活习惯做出的反应,以及由此决定的人类活动。

(二)主要观点

(1)重视家庭教育

文化与人格学派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家庭氛围及儿童的教育方式直接、深刻他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成长、人格养成、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儿童教育的不同是形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早期的代表人物佛洛依德,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认为,童年接受到的经验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成年所拥有的行为倾向不过是童年经历的投射,童年阴影将由一生来背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小生活在良好教育氛围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培养出完整的人格,相反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这无疑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在当前社会压力条件日增的情况下,许多父母都没有精力去给予孩子一个优良的教养环境,往往只注重于物质条件的提供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教育,一个人在童年期所受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一生,必须给予家庭教育足够的重视。例如,文化人格学派认为,母亲对于婴儿的哺乳类型、哺乳时间的长短都会对婴儿产生不同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处在安全感很高的状态还是处在紧张不安的状态都会对后续婴儿成长的留下深刻的影响。

(2)注重性别角色平等

米德认为“人类的天性是具有可塑性的,可以精确地应答周围文化环境的多样刺激。性别之间的标准差异化人格也是有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每一代男性和女性都要为了在所处的环境中生存而适应当下的文化机制。”由此可见,社会性别角色不是个体天生自带的,而是在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互动生成的。米德在1935她《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的论述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她的发现中与传统观念对于男女性别认知不一样的是,新几内亚阿拉佩什人中不仅是女性很温柔,男性同样也是温顺、没有进攻性的,而在新几内亚蒙杜古马人中,无论男女都是暴躁、易怒、充满进攻性的,另外,新几内亚德昌布利人的男性往往是多愁善感、喜爱打扮、没有主见,而女人则精打细算、聪明能干,承担起了家中顶梁柱的角色,这些显然是与当今社会两性主流文化大相径庭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米德通过调查得出两性之间的心理行为差异基本与男女两性的生理构造无关,而是每一种不同的文化都会对男女形成不同的角色期待,男女在文化环境的各种暗示下形成了性别角色固化,在社会生活中男女往往也默认接受了这样的性别构建。由此看来,社会性别认知都是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社会性别角色认认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自身的性别认知,以防止性别认同偏差、异装癖等心理与精神障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完成社会化。

(3)正确认识青春期

提到青春期,很多家长都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经历过的家长往往觉得小学生听话温顺的孩子进入中学后好像变了个人一样,顶嘴、顽劣、叛逆等往往是处在青春期青少年身上的标签。青春期是个人成长中人格发展最为剧烈的时期,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少年会发展出完整、独立的人格,这对于个体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反之在没有安稳度过青春期的少年经常被焦虑、反叛、悲伤等负面情绪所裹挟,甚至会诱发越轨行为的产生,被焦虑、反叛、悲伤等负面情绪所裹挟。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俨然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学者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中通过对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萨摩亚人的观察中发现:萨摩亚人社会是处于非常和谐、有爱、平稳的氛围,岛上的孩子们自婴幼儿时期便受到父母的呵护,岛上两性间并没有禁锢,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并且不鼓励相互的竞争、攻击,孩子的所学科目也没有太大压力,都是打猎等生存所必须的实践技能。儿童在这种友爱、和谐、压力小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现代儿童青春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萨摩亚人中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反观当代的父母,为了使孩子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给予了孩子太大的压力,甚至有些家长在正常课程之外还强制孩子学习各种艺术班,并且对孩子的朋友圈给予一定的限制,这些都为儿童在青春期埋下了反叛的种子,为孩子营造一种淡化竞争、宽松平和的家庭氛围,是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文化人格学派对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启示

 如今,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收入也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流动人口人数日益增加,“举家进程”俨然成为了当前新时代的人口流动主要形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所衍生的问题。随迁子女已经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能否按时入学,接受正规的教育,获得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多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各地区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保证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力,但是由于父母对孩子关注度不够、流动人口子女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许多教育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借助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观点,笔者从文化视角出发来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流动人口大多数都缺乏高学历以及专业技能,往往从事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的工作有“时间长、工资低”等特点,繁重的工作与经济压力使得他们没有意识地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家庭教育环境。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众多研究表明,儿童的教养方式是决定儿童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流动人口子女在随迁进入到城市环境中时遭遇着文化圈的变换,存在着一定时间的适应性过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校学习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如果这时父母还采取像在农村时期的“散养”模式那样对儿童心理世界的无视,无疑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因此,父母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自身的良好品格,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由于离开了同质性强、邻里关系亲密的农村社区,父母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系和照顾,在空闲时间多陪伴儿童,引导他们积极地与社区儿童多接触,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其次,在家庭中多倾听孩子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营造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儿童在关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二)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

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接受到的是关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文化氛围,例如大男子主义思想或“女孩读书读的好不如嫁的好”等一些固有的性别观念,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甚至会无形中限制了两性发挥自身的潜能。刻板印象是固有的、传统的、隐性的,并且往往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很难不受其影响。性别角色观点的刻板印象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要真正的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就要摆脱刻板印象的束缚。因此,学校、家庭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首先,父母要摒弃“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思想,消除性别歧视的观点,无论男女一视同仁,在家庭中塑造出男女平等的氛围,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不被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所束缚;其次,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应给儿童贴上性别角色的标签,另外在学校的组织气候中减少带有两性暗示的言语和举动,使儿童在性别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健康人格。

(三)合理引导青少年儿童平稳度过青春期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情感上更为细腻、敏感且脆弱,他们处在“遵从”与“去遵从”的过渡期当中,尤其是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自身经济条件和学业的双重压力经常使得他们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对于没有完全适应城市社会的随迁子女来说,来自农村的身份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遭到体制性的限制和朋辈群体的歧视,大多数人都具有自卑感,沉默寡言,自尊心强同时又有一定的虚荣心等特点,另外,随着父母辗转流离的过程中,学生还要适应各种难度、内容不同的教材,这无疑又加重了学业的负担,在学习心理上形成了抵触、厌学的情绪。使青少年平稳渡过青春期的关键因素是合理的教育引导,在家庭中,父母应尽量的稳定下来,减少流动的频率,使随迁子女获得一个稳定的学习氛围和生活场所,尽早的融入城市社会,减轻心理负担,另外,父母在孩子青春期过程中要格外地重视其内部机体成长所导致的心理和心理的变化,多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给予他们太大的精神压力,让青少年儿童在自由和关爱的氛围中成长。学校中老师应帮助随迁子女尽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通过教育活动中消除对随迁子女的“污名化”,师生都要以尊重、接纳的态度来面对随迁子女,在学习中老师给予学生以肯定,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增强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自信心,根据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来看,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识成长中,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教师对青少年儿童的热情鼓励,可以使他们变得更自信、自律且富有创造力,萦绕在随迁子女心中的负面情绪也随之消失了。

四、小结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民族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由之路。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力,是促进社会公平,防止贫困的代际传续的重要举措,但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状况现今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文化与人格”学派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通过探讨国外关于文化于人格的教育研究并运用可借鉴经验,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