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卫敏艳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9-13人气:600

在高职院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肯定文明礼仪在行为规范、素质健全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在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律、自信的新型人才的成功探索,所以不仅应值得肯定,而且应从全社会各层次层面予以支持与配合。

一 、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开展的重要性

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自信

    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可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到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与我国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相对完整的礼仪规范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周代开始我国就将礼教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以“礼制”的形式作为阶级统治、阶层区分的标志。不论是汉、唐,还是元、明、清,都从“孝”、“权”、“亲”、“尊”等角度对“礼”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礼”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共性。“礼”不仅可以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共识,而且已经衍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外交名片[1]。

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礼仪体系在不断的积累中,已经较为完整和成熟,仁、和、敬、谦、信、义等均是礼仪的内在表现。在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学生一方面会接受以上内在文化修养的渗透,另一方面会自然的结合个人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形成现代文化观,进而对外来的文化产生更加合理的判断,使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被不断的强化。而此过程,实际上是高职院校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国际上对我国的文化质疑,更加理性的面对国家文化价值挑战,并承担起引领社会思潮的责任,担当起传播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征、时代特征文化的使命[2]。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群众的亲社会行为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亲社会行为不仅对行为的形式与内容具有一定要求,而且需要相关群体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利益牺牲。例如,可能要提供帮助、实施捐赠、做出谦让、完成互助、无私分享等。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使其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主观上愿意放弃个人的部分利益,而为他人提供支持,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文明礼仪,使学生在内心认为适当的做出牺牲是社会公约的体现,是合理且正确的选择[3]。

二 、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开展中的常见问题

    文明礼仪教育在高职院校至关重要,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使教育质量难以达到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忽视课堂渗透

高职院校在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大多已积极的开设了文明礼仪专项课程,以系统教学的形式向学生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但文明礼仪相对于理论更强调实践性,更强调其在日常生活、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运用,这要求文明礼仪教学不仅应在具体的文明礼仪课中存在,而是应渗透到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日常观察、交流沟通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常规课堂教学中并未强调文明礼仪的渗透,例如,部分男教师虽然选择课堂上身着正装,但不会刻意的将袖子上的商标拆除;部分女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浓妆艳抹的妆容或身穿较短的裙子、紧身衣等。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与态度,随意的打断学生的发言,甚至使用不文明用语、言语攻击羞辱学生等,也是忽视课堂文明礼仪教学渗透的体现[4]。

忽视家风作用

    每个家族和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风,亦有不同的家训家规。“家风”是基于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习惯作风等方面形成的一种家庭为单位的传统风尚;“家训”与“家规”是基于“家风”而形成具体规则。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由几千个家庭的成员汇聚,必然在其背后蕴藏着数以千计的家风、家训。在高校的文明礼仪教学中,对家风家训进行挖掘,并以此为突破口展开教育实践,不仅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可以在生活中为学生提供直接且有效的行为举止依据[5]。

忽视校规作用

    文明礼仪通过言行举止表现,所以高职院校在文明礼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文明礼仪的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文明礼仪不足。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对学生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对符合礼仪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赞扬。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过于肯定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校规的实际落实性较差,甚至被形式化。学生在不文明行为发生后不能及时的接受相应的校内惩处,久而久之必然肆意做出违背文明礼仪的行为。

忽视社会风气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未真正的踏入社会,但其具备高校学生普遍具有的社会敏感性,在展开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合理的融入社会相关现象,不仅可以促使其对文明礼仪问题更深入的认识,且对个人行为取舍产生更加合理且准确的判断。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将文明礼仪等同于校园德育、校园美育,而无法真正的与社会风气建立联系,使作为文明礼仪反面教材的部分社会风气的教育意义无法发挥[6]。

忽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高中生等群体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经历了高考的相对失利,内心因挫折会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自卑;另一方面其在校学习中会参与诸多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与科目,甚至会相对较早的进入工厂进行实习体验,所以对社会的认知相对更加的深刻。所以其所需要接受的文明礼仪教育,既要符合其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又要贴合其事件活动所需[7]。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开展中,基本沿袭普通高校的经验与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力,使学生的所需与学校的所授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三 、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的优化对策

注重日常教学的课堂渗透

高职院校要从课堂教学角度优化文明礼仪教学实践,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对教师的课堂礼仪进行全面的规范,“为人师表”从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细节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使学生通过师资、师表、师德、师心等方面潜移默化的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的不端行为进行纠正与引导,即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除专业课知识外,应在发现学生存在违背礼仪要求行为的情况下及时的指出。再次,挖掘课程中的文明礼仪教学资源,比如可从名人故事中引入文明礼仪知识。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视”“听”“思想”等角度均得到文明礼仪引导的相关渗透。

落实家风主题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在文明礼仪教学中,要发挥家风的作用,应有意识的灵活举办与家风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家风中学习更多的文明礼仪,并以此指导个人的实践行为。例如,可以举办“家风背后的故事”演讲活动,组织学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或家庭生活对家风进行解读,使其他同学在倾听的过程中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可以以书法绘画比赛的形式展现家风,使学生在观赏他人家风内容时,不断丰富个人对家风的认识,对原本错误的意识形态进行纠正;可以组织家风主题网页设计,使学生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家风的交流互动等。

完善学校规则的引导与规范性

高职院校要强化校规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作用,首先,应对校规的内容进行健全,尽可能的将高职院校学生可能存在的文明礼仪不端行为纳入到规范的内容中,并做出量化的行为处罚说明,使学生在发生相关行为的情况下,有公平、公正的依据对其进行约束。需要注意的是,惩罚措施应结合违背文明礼仪的程度层次化设计,且切实与学生关心的学习指标挂钩,以此使学生在内心会因不愿意受到惩罚而主动自我约束和调整。其次,应在校内加大校规的相关宣传,此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记忆校规内容时完成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校规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约束与制约作用,推动学生依据校规自我行为调整。

发挥和谐社会风气的辅助作用

    文明礼仪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道德规范,需要在社会中验证和说明,脱离社会其实际作用将难以突显,所以高职院校要注重在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结合社会现象发挥社会风气的作用。例如,高职院校可定期结合社会上发生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以专题讲座、线上信息交流共享等形式,围绕展开文明礼仪教学说明,使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件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如2020年多次被报道并引起社会关注的大学生代孕事件;三驴友擅自登顶巨蟒峰不仅判刑还被罚600万事件等,均可以从社会风气角度进行剖析,并作为对高职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直接素材。

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要保证文明礼仪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应结合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不同的年级、专业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文明礼仪教学重点。考虑到部分学生因心理自卑可能表现出虽符合文明礼仪一般规范要求,但与其内心需求相违背的行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角度出发和落实,不定期对表现可能存在异常的学生进行重点的面对面交流,使文明礼仪教学从外在的行为观察真正的向学生的内心价值观取向渗透和转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四、结论: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合理开展,可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自信,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应该被视为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