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制造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塑料成型模具的制备对于制造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倘若我国的模具制造业发展不景气,那么就无法带动整个制造业向更加先进,完善的未来进行发展。基于此,相关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中,应当注重对模具制造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只有相关的人才培养能够贴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够使得高职塑料成型模具课程的日常教学,变得更加先进,更加科学。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想要对高职院校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进行一定的教学改进与完善,那么就需要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高职院校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教师,由于离开社会工作岗位已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其本身而言,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而相关的课程教师只能够从理论化的层面来指导学生进行塑料成型模具课程的学习,而无法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经验分析。倘若高职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一直以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为主导来进行日常的课程教学,那么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所能够取得的教学质量是有限的,学生也就无法在相应的课程中进行塑料成型模具的实践加工经验积累。
(二)校企合作模式不成熟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会使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来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展开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权责,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人才培养模式变的边界模糊,并不科学合理。这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培养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取得企业的资金资助,来进行校企模式合作模式的展开,那么学生就无法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倘若企业仅仅是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来寻找到充足的免费劳动力进行日常的工程建设,那么学生就无法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平衡好实践工作与专业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会对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造成影响。
二、相关措施分析
为了使得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教学改革能够变得更加成熟与完善,相关研究人员应当针对上述问题来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与改进,使得高职院校的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更加贴合现阶段的时代发展潮流趋向,真正做到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采用双导师制,进行课程教学
所谓的双导师制指的是高职院校相关课程专业的教师,充当学生的理论化教师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本当中的各项理论知识学习。而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充当学生的实践性教师来帮助学生进行塑料成型模具加工的实践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展开,学生便能够同时进行理论化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教学的学习。并能够使得学生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日常课程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双导师制对两位导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学生的实践性教师应当进行一定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只有如此才能够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带教,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加先进的模具加工技能。
(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由于第二成型模具课程需要学生对相关模具进行实践性操作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该项技能。而在传统的理论化课程教学中,学校缺乏让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的条件与环境,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受到限制。所幸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科学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开始对日常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因此在日常的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能力的提升。学校可以联合企业来进行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VR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即便身处课堂中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实践性操作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教室的理论化学习环节同时进行实践性操作流程的感知,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多样化的考评模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模具加工专业的学生日常成绩考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化成绩的考评,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操作能力的考评。但实际上学生进入到了社会的工作岗位当中后,理论化的课程知识并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工作的完成。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学生实际操作经验及操作能力的考评要比理论化成绩的考评更加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建立多样化的考评模式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而学校的考评模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于相关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然后学校开始提升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力度,那么学生也会逐步提升相关实践经验学习的重视程度。对高职院校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展开是很有帮助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中有关塑料成型模具的日常课程教学,应当要进行切合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改进与完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践经验与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成为具有复合型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