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实践研究 ——以岳西县D村为例

作者:汪珺来源:《中国集体经济》日期:2024-04-01人气:256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现阶段,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具有一致性。二者不仅存在内在理论逻辑,同时也存在双向上的互动逻辑从根本上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共同富裕目标的指引,D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指导和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方针。

一、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D村乡村振兴实践

21世纪以后,我国的贫困状况呈现出区域性贫困这一新的历史特征。岳西县D村作为全国脱贫出列的12.8万个贫困村之一,2019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在乡村振兴方面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其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进行的乡村振兴具体实践值得我们系统探讨与研究。

(一)共同富裕目标引领D村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这些重大成就既是全方位的,也是开创性的,涵盖了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国家内政与外交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这些对社会发展将不断产生着巨大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革命性转型,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我国经济建设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转。自十八大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且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征程。其中,最集中的变革就是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产生和实质性的历史转变,并开始逐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和不平等不完善的社会生活矛盾社会发展与矛盾运动辩证统一关系在这里得到体现,这既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事业发展规律重要反映,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尽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最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也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不仅仅依靠于个人的主观意志,同时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演变发展过程必不可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在不同阶段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农”等重要的社会议题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三农”的出台,不仅改善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得到更加繁荣昌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提升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全体公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无疑将为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并且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地的公平正和繁荣昌盛。

2.共同富裕是D村乡村振兴的主旨归依

    第一,共同富裕实现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明确指出“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那么,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大发展目标要求的挑战与实现,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不仅需要整体经济水平达到更高程度,而且需要不同群体间的差距缩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分类标准,我国处于中高收入水平。经分析认为,到2035年我国将会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总体富裕”

的宏伟愿景很有可能得以实现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以便更加精准地制订未来的发展规划。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将很可能于2025年前跻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2021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和乡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差不大。目前在世界经济体中基尼系数水平一直处于高位。历史事实表明,收入不平等日益扩大的趋势,必然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居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缓解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成为新阶段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步入新征程,D村村民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这一关键问题若是不能有效实现D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梦想将始终难以实现。所以,岳西县委通过指导D村开展乡村振兴行动,不仅推动了D村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助力了当前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贫富差距的缩小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向此,D村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把全体村民共同富裕作为振兴工作的主旨而且把全体村民共同富裕作为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二)共同富裕目标引领D村乡村振兴的实践

1.以加强党组织建设筑起坚强战斗堡垒

提升组织力是健全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D村选准领头雁树立干事创业主心骨,坚持突出政治功能引领,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2008年汪品峰当选D村党支部书记后,一心扑在工作上,将服务群众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带领村民一步步共同致富。在他的带领下,D村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发展之路。同时,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强化政治功能引领。通过深入推进“党员+”工程有效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技能培训、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主题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不仅如此,积极引导村民群众组建移风易俗协会、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活动,实现群众性自治和服务组织活动常态化和规范化。

2.以兴旺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D村以“三变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的变化发展。一方面,因地制宜,立足山水资源做活农文旅融合。制订详实的目标规划,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如绿色生态、红色故事、民俗文化、“三线”遗址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拓展旅游项目,搞好运营管理,实现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职员、传统农业变现代农业的转变。另一方面,创新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合作的运营方式,招商引资开发大歇湾峡谷漂流风景区,按照“三变”改革模式,以“三变”改革激活深山农村“沉睡”资源。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合作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积极入股个人资产资源,让农民成为股权的投资人在参与分红中促进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稳定增收。

3.以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产业综合体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有特色是产业发展的关键。D村通过深入挖掘本地乡土文化元素,以大歇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为主打造特色乡土产业综合体,要走出一条科学的独特的符合实际的道路。一方面,充分挖掘“歇”文化的内涵,发展当地休闲民宿产业。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优渥的自然环境,结合淳朴的民俗和特色的文化,建设以“歇庄”为主题的高端民宿,打造休闲、颐养、养生、养老四种类型乡村度假胜地。游客来后可以放松心情,慢下来享受田园观光、民俗风情、生态休闲,沉浸式体验激情探秘、采风创作、避暑疗养等等。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歇庄”品牌。通过改造村内老村部和荒废的学校,租赁农民的闲置房屋,从而唤醒沉睡的资本打造60后、70后、80后“歇庄”品牌。不仅如此,还统一以“歇庄”命名当地的农家乐商标、网站建设、网上订餐订房,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影响力。引导规范建设农家乐,让游客在休闲中体验到乡愁的感觉。D村以文化为内核,围绕景区建设,聚力种植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打造峡谷景区、研学旅游、香榧基地、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特色乡土产业综合体。

4.以构建现代化体系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D村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乡风文明。一方面,健全体系,推进“互联网+乡村治理”。通过健全村民议事会、夕阳红老年协会、希望助学协会等组织体系,推行“积分制”和“红黄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特别是在源头防控的常态化、网格化、数字化方面加强管理,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把大事小事化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歇云”数字平台,引导村民通过平台上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多措并举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功能,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灯会、民间打击乐等推动村规民约走进千家万户。通过在乡里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人人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此,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脚踏实地,另一方面放眼未来。

二、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D村乡村振兴成效与启示

(一)共同富裕目标引领D村乡村振兴的成效

1.党建引领提供乡村振兴有力保障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使得D村干事创业有了主心骨、战斗堡垒在基层大放异彩,也使得村民有了学习的榜样。自汪品峰2008年当选村书记,他率先垂范带领全村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大力发展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将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人人羡慕的美丽村。汪品峰同志也因此被列为安徽省重大先进典型、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为了用好用活“三会一课”传家宝,党员干部们带头学习用理念武装头脑。同时,在村支部会上以决议的形式明确了所有的村干部不得承揽本村的项目,更不得优亲厚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通过设立党史墙,建设党建主题公园、廉政文化长廊、河畔书社以及编写《大歇九章》等营造了深厚党建氛围。此外,还搭建了“大歇为村”“数字大歇”等平台,每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研讨、举办夜校、参加轮训班以提升党员素质,积极引导党员支持中心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推进产业发展、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产业发展奠定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D村利用好自身禀赋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并通过“三产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职员,传统农业变现代农业的“新三变”改革,为D村发展注入新发展理念,形成了新的行事准则。村里在做任何重要决策时,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D村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D村增加群众收入、是否有利于D村壮大集体经济”,只要是满足以上条件的事情,坚决要做;同时“凡是搞形象工程的事、凡是只顾短期利益的事、凡是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坚决不做。这些为D村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近些年,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D村不断发展壮大、做精做优茶叶、茭白、药材等产业,并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了种植基地和采摘园,乡村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现如今乡村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物质基础。

3.文化建设抓住乡村振兴硬核灵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铸魂塑形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要以文化振兴为“材”,注重挖掘本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D村地处江淮分水岭,是古时六安到安庆的必经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D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印迹。近些年,D村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着力打造“歇”文化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群众在享受物质富裕的同时又能品尝到文化大餐。比如,闹花灯、舞狮子是D村从清朝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传统文化习俗。村里就组织乡贤和民间艺人从各地收集文物,兴建农民文化乐园,成立大歇民间艺术团,通过“文化+”的方式挖掘大本地风俗民情。民间艺术博物馆内有各种花灯30件,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地观赏。2018年,D村花灯登上了央视《乡村大世界》的舞台,由中央网信办策划指导,人民视频网联合13家直播平台承办的“看美丽乡村,庆改革开放”大型主题直播活动走进D村,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村名声大噪。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必须要走创新驱动这一发展模式,促进文化服务建设,加速推进文化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对当地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加以创新

4.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纵深发展

乡村治理不仅关系到乡村全面振兴,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安定。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设,D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构建了乡风文明。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夯实基础、巩固提升、整村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探索数字党建和智慧党建,呈现“花灯之乡 文化大歇”的党建品牌。全面推行“党员+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中,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100%农户通自来水,村内道路及通户道路全部硬化,中心村庄实现物流配送和农村快递服务,4G网络全覆盖,光纤宽带覆盖率、乡村电气化普及率、楼房率均实现100%。村内卫生厕所使用率达100%,建成中心村庄污水处理站,日处理可达30吨。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门前有绿化、组组路上有亮化。同时,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忠孝、和善、诚义、勤俭、健乐”细化积分奖励内容,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好人好事线索,定期将村民积分进行登记、初审、核实、评议公示并计入积分库,并以实物换取奖励,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切实促进基层有效治理落到了实处。

(二)共同富裕目标引领D村乡村振兴的启示

1.强化高质量的基层党建引领

党全面领导和管理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一是选优育强党支部书记作“领头雁”,从优秀村干、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退伍军人中选拔人,从外出务工能人和高校毕业生中聘用人,使村党支部队伍结构优化。二是通过以特色载体为抓手探索“党建+特色产业/集体经济/基层治理/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来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同时创新探索联村党建、村企联建、党建飞地合作等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三是根据农村基层干部的岗位特点和成长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板块和特色课程,通过分级分类施教有效提升村干的综合素质和干事热情。四是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各种农村组织和新兴组织上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上下功夫,不断织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激活村民自治体制。同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快实施“互联网+”战略,完善信息采集、处置、反馈等工作联动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发动党员、村干、乡贤等力量引领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2.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我们要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带动群众更好实现增收致富。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具体措施强化相关配套政策,有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创新发展。二是创新机制赋予集体经济新内涵与新功能,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着力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长效联结机制,推动集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其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三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探索创建或成立新兴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村集体或者社区为单位组织起来的农民生产合作社,与村集体或者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或者承包等形式组成的新型农业发展公司,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发展的国有控股农业企业,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公司等。鼓励通过支部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盟、利益联结等方式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合力。四是支持有条件的区域通过“农业+互联网/科创/综合素养教育/文化/旅游/康养”的模式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同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收入增收。

3.创新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提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要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将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途径。围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办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达峰碳中和与地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实施路径,并以生态绿色维护较好的镇村为重点与试点进行大胆探索实践;结合当地实际,围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等机制积极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路径。二是加快生态资源整治和模式创新,整合碎片化分散化自然资源,搭建资源-资产-资本转化平台。并以“政府+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运行模式形成利益联结,实现多方共赢的同时助力化绿为金。同时,将生态银行模式推广到更多层面更深层次的可持续运营中,进一步用好乡村空间广阔的生态资源,使其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因地制宜文化铸魂推动振兴

乡村文化建设不是将城市文化移植到乡村,而是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护优秀的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好优秀的乡土文化。一是大力支持乡村文化建设,通过整合场所、用好设施、补齐短板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搭建乡村文化活动的广阔舞台。二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元素,收集整理乡村历史文化故事,创作推出反映乡村文化的“三农”主题佳作,讲述演绎变迁过程中的乡村故事,活化乡村文化,让乡村留存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三是坚持农文旅融合,精心打造一批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项目,推动发展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民宿,通过文化促进旅游同时又通过旅游传播文化。利用好科技加持和新技术工具,让乡村文化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四是注重涵养家风文化,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涵,培育乡风文明。经常性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的方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所有工作都应当倾斜于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落实与实现,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更是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