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探索
1新常态下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1.1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引领高职教育变革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高职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实习岗位、就业机会、机制保障等;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育人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也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新的特点、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抓住机遇、积极改革、创新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为依据来调整区域高职教育的布局结构,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层次为根本来确立人才培养方向,要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为依据来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准确对接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合理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及时对接新兴技术和新兴业态,培养出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1.2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高职教育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基本现状、产业布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情况积极探索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增加了区域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了区域人才综合素质,改善了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提供了最新的相关科研成果。高职院校通过自主研发、与行业企业联合攻关、向专业机构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将最新的相关科研成果提供给行业企业,并有效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真正提升了区域技术应用水平。三是提供了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通过对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区域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2新常态下推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生态圈 “内外兼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生态是培养主体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自我反馈调节功能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要求高职院校既能承载自身的发展力,也能与外部环境协调共生。在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继续适度扩大高职教育规模,将这里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全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保障。在保证人才输送数量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尤其在专业布局方面,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骨干专业群和特色专业。
2.2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既要“走出去”,也要将企业“引进来”。学校应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发展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习实训,让学生多走进企业,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邀请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参与课程内容的编写和安排,强化知识的实用性。
2.3完善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培训体系。一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面向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不断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向大中专毕业生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及创业培训,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向企业内部员工开展在岗职工素养培训,向城镇失业人员进行职业转换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二是体现培训的灵活性。在培训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授课方式,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模式,将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有机结合。在培训时间上,要以培训者的业余时间为主开展培训,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移动互联网等新途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培训过程。
2.4强化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着力培养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让教师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企业文化、管制制度以及不同岗位的用人标准,及时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产品和产业发展等情况,以更新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其实际操作经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聘用、考核、评价机制制度,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面向社会聘请企业的技能专家、技术人员担任社会培训教师,以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同时,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实现高职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育人目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速优质发展的新常态,高职教育在建设发展中快速调整适应新常态经济,有效发挥其输送人才资源的功能,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进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科类结构,高职教育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智力资源。因此,优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显性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