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们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固化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唯有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意愿,全方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才能改进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最终培育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具体实践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运用,必须考虑高中生的能力水平,了解他们对于数形结合是否感兴趣,科学规划、有效实践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意义
数学就是逻辑性较强,同时具有抽象特点,“数”与“形”有效结合的重要学科。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进行强化培养,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后,深入挖掘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使其爱上数学知识的探究思考,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数形结合中的“形”是抽象知识的概括形式,而“数”则是直观表现的特殊方法。教师利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帮助高中生学习图形知识,锻炼独立思考,找到正确方法,具体分析问题,等到高中生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就组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鼓励他们学以致用所学知识,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获取到不一样的认知体验,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独具特色,直接满足更多学生的发展需求,他们大胆创造精彩的人生,即证明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价值颇高。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培养学生识图绘图
教师应培养高中生的“数形结合”思维,要求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技巧,能够绘制各种图形,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绘图形,不断加深教材内容、要点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学习、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函数图像”一节的内容时,数学教师可先展示基础图形,使学生们观察基础图形的样貌,并且掌握具体的绘制办法。一般而言,绘制函数图像需要用到三种方式,描点法、图像转换法、数量关系图。介绍这三种绘制方法时,数学教师最好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们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产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加强识图训练后,要让学生自己搜集数学题目,然后绘制相应的图形,期间分析数量关系,找到其他的关键条件,高中生认真识图、动手绘图、观察能力等自然得以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思维,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要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即:耐心指导高中生思维延伸,有效指导学生们拓展学习,启发指导学生们综合发展等。比如,在讲解“几何例题”时,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建立灵活性的数形结合思维,笔者特意优化了教学设计,具体如下:首先,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后,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构建较为完整的思维模式。其次,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有效运用,启发他们相关问题深度学习,本着数形结合的概念,准确判断不同题目的价值和意义,发现不同题目中隐藏着的数学规律等。最后,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直接展示几何解析模型,学生对照个人答案,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改进后学好新的知识,进而实现学科成绩的不断进步。
(三)改变学生数学偏见
高中数学知识、相关问题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而言就很困难。数学教师及时渗透数形结合重要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授课手段等,改变部分学生的偏见,增强大多数学生的信心,启发更多学生自主学习,争取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比如,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展示抽象知识点,指导学生们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方法,有效运用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充分活跃创新思维。再如,围绕着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数形结合的有效教学,不断提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更好地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及创造性发展。
(四)渗透于作业中
高中数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高中生布置适当的数形结合习题作业。在数学课堂后,教师教导高中生积极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教师需要结合当天数学课堂上所讲述的数学理论知识,给高中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数形结合习题,督促高中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数学题目。通过高中生反复大量的训练可以将数学结合的思想牢牢印在高中生的大脑中,将数形结合的方法变为高中生解题的习惯。尤其在解答选择题时高中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不用经过复杂的运算,直接画出图形,从而快速找到题目答案。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高中生在考试中节省许多计算时间,也有助于提高答题的精准度。由此可以看出,使用数学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难度,消减了他们的厌学情绪,教师努力做到以生为本、有效实践,数学教学工作必然走向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