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的重要性
由于创业需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创新创业要求大学生具有对社会环境预测和观察的技能,而高校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了解。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统一素质教育战线的必然要求。高校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融合,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思政教育能够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最后,有利于展现创新创业的有效价值。思政教育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方向指导,且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
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形势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始对思政教育进行深入探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开展思政课程还是以课堂授课为主,而课堂授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课本教材,这样就使得思政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缺少多样性。另外,思政课本教材上的内容较多,并且都是以理论为主,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根据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就会使教学乏味且空洞,进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会使大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导致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创新。
(二)思政教育缺乏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主体意识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普遍较差,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在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高校和教师都过多地关注思政理论知识的教学,将教育重心都放在思政理论教学上,而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导致高校大学生整体主体意识水平较低,并且容易造成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如果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只会赞同教师讲授的内容,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会产生怀疑,那么就会使大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更加无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在这种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下,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没有重视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师资队伍体系建设不完善
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市场为教学目标的一门专业性课程,其不仅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对教师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等。目前,很多高校都缺少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都是以兼职的形式或者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创新创业教师资源缺乏专业性及针对性。同时,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偏向于对创业实用性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层面教育的重要性。另外,针对一些兼职或者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创业课程教学的现象,不仅这些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强,其教学能力与专业创业教师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并且这些教师对于创业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得没有专业教师准确。由此可见,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这对开展创新创业课程非常不利。
三、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的措施
(一)创新思政教育内容
教学内容创新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思想政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先进科学的思政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关于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可从以下三方面落实:首先,应该将主体意识教育内容加入思政教育中,增加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加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创新创业中的正确位置,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其次,将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加入思政教育内容中,引起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层面教育的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创新创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最后,发挥思政理论教育内容的教学作用,为高校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用外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
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只有形成强烈的主体意识,才会对创新创业更加认真负责,而不是持无所谓的创业态度。主体意识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就把主体意识教育加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在平时的创业课程中加强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让大学生认识到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另外,不仅要在思政理论课程上强调主体意识教育,同时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加快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进程。同时还需创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手段对大学生主体意识进行培养,这样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局限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融合的必然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专业创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时间精力投入,聘请一些专职的创业教师进行教学,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业性,在选任创业教师时,运用高标准、高要求的选拔机制,选拔出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人才,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其次,高校应该为新任职的创业教师提供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等,为老教师提供校外学习或者定期培训的机会,扩大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高校打造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最后,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实情进行总结和反思,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在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不断增加,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缓解当下紧张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设立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融合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统一素质教育战线、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展现创新创业的有效价值。从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的现状来看,发现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思政教育缺乏主体意识教育和师资队伍体系建设不完善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加强学生主体意识教育、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等措施,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