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有效策略分析
声乐课程是当今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甚至普通高校音乐系的必修课程,也是涉猎广泛、比较吸引学生的一个专业。学生的声乐水平和综合实力反映着高校声乐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针对高校声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实力,是目前广大声乐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从当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入手,就提升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做简单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一、引言
声乐教学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博士创办了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由此,我国拥有了专业的声乐培训教育院校,迈入了新的时代。声乐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到今天,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进入各类高校学习声乐。但客观来看,声乐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尽管改革在不断进行,但声乐教学的方式和理论还不够先进,只是一味对传统的延续,而没有进行大胆创新。单一的课程、老套的教学经验、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从实际教学经验和声乐知识的学习方面来说,对当前的声乐教学及声乐教育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总结,非常具有现实价值。
二、当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实状况
(一)教学思想比较滞后
艺术专业发展至今,高校的综合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就高校声乐教学实践和实际来看,其教学成果值得肯定。但其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滞后的教学方法等,都对高校声乐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时代飞速前进的今天,人们对于声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期待也在不断上升。历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大声乐专业的招生名额,专业学生数量增多,对于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的要求和目标也逐渐提高。如果高校和教师仍保留老套的教学模式,不及时做出改革,声乐教学的整体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培养出的艺术人才也难以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声乐教学的定位不明确
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形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片面教学,只追求演唱技法而忽略音乐情感的教学定位,违背了声乐教学的初衷。再加上学生文化观念的薄弱,导致声乐教育的培育计划难以落实。更重要的是,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立也问题频出,单一片面的声乐理论科目层出不穷,但实践课程却少之又少,致使声乐课变成了单调的唱歌和模仿课,阻碍了学生音乐创新的脚步。
(三)声乐教学思想和方法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声乐教学缺乏特点,从演唱方式到声乐教材都照搬其他音乐学院的模式。声乐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对学生安排音乐学院的教学课程,让学生模仿大量的国外乐曲,导致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厌烦。音乐学院的课程是全球化的,其中有大量的国外经验作品。高校以此种教材对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很难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更难提升学生的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声乐专业的学习还在延续着音乐学院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这种固定的方式使声乐教学的层级化变得日渐严重,比如声乐专业学生综合实力不如其他专业学生,导致声乐教学处境尴尬。
(四)声乐教学忽略情感教学
声乐教学之类的艺术教学,其实质是文学教育和音乐教学的有机统一,也是专业学生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但就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情感教育和学习方面花费的精力并不多,且教师过分注重歌唱方法和技巧,忽略对学生音乐情感和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加之部分学生的先天性音质比较弱,校园专业学习时间较短,所以学生更偏重唱歌技巧的学习,没有时间去兼顾唱歌的情感表现,导致学生因音乐情感的缺乏而成了没有灵魂的歌唱者。同时,唱歌时缺乏情感也会使歌唱技巧扎实的基本功失去光芒。
三、当前优化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目标要足够明确
高校声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不仅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对此,教师需在把握以往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对声乐课程的结构进行改革,使以实用为基础的教学目标在声乐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重视声乐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如各类声乐课程的表演活动、社会声乐活动等。教师要加强和安排声乐教育理论课程,比如声乐创作和乐器伴奏,通过实践和理论课程的结合,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扩展声乐教育课的内涵和外延,比如电脑音乐创作及合唱创作练习等,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和策略都需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融合,教师需在多样化的课程学习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在高效的声乐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坚持时效性的声乐教学方法
高校声乐教育是以人才应用和推广为基础的创新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时效性。对此,高校要在声乐教学中制定校本教材及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中,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声乐课的专业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将声乐教学的方式集中在实效层面,从寓教于乐和因材施教等理论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将其应用于声乐课程的教学中。声乐课程专业性非常强,而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唱歌技巧及情感表达能力,所以声乐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入手,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开发和展示声乐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了解声乐知识、情感表达、唱歌技巧,掌握其外在表现程度。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启发,使声乐教学的氛围变得和谐、平等。另外,教师还需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在技术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启迪,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歌唱方法和情感表达的艺术课程讨论,通过歌曲演唱的练习和比赛,鼓励学生体会和交流其中所传达的艺术信息和情感,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三)丰富声乐理论的底蕴
高校声乐教学是师范型的教学课程,师范性质的声乐教学既要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要有创新的内容,二者合一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拓展声乐理论的内涵。首先是声乐表演理论的拓展。声乐教学中,技巧和歌唱练习都是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声音的感染力及穿透力。提升学生实际歌唱水平不单要从声乐教育的底蕴、内涵出发,还要从教师范唱教学的任务当中进行实践。所以,授课教师要有非常扎实的教学范唱水平,要以声乐理论为基础,在声乐艺术和表演特点及艺术规律方面都要有非常明确的改变。其次是声乐教学理论。在声乐教学理论当中,将声乐驾驭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比较,就其抽象性和灵活性进行论述。很多教师对声乐歌唱的观点和歌唱家不同,从中可看出个人教学和歌唱的多元性。由此延伸到声乐教学可以得知,声乐教学方法也是多元化的,但本质还是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全面提升,一部分是心灵启发的作用,一部分是生理机能的作用,这都需要多个器官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薄弱部分的指导。声乐教学的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但总体来说,声乐课程的教学还是要在常规的教学原则指导下,从学科特点入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对于声乐人才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社会更需要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声乐人才。因此,高校要根据声乐教学的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努力探索、实践,深刻了解声乐教学本身的规律,从而形成高校科学的声乐教学观念。不仅如此,高校还要创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声乐教学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