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政策对民办高校师资培养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教育正呈现着全民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当代民办高校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多样化技能型人才,而民办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当然也离不开优秀的师资。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以民办高校目前的发展状况、教师的待遇、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等角度去分析和评述这些政策对民办高校师资的培养上产生的影响,探索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当代民办高校的发展状况
私人办学从孔子时期算起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程。除了秦朝焚书坑儒和南北朝时期禁止私人办学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统治者都鼓励私人办学。在当代民办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教育界的重要成员。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02年开始颁布实施的起,一大批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芽成长。
虽然民办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仍然是举步维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缺乏投资环境,收入过于单一化,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不稳定流动性大。
当前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相当少,在财政支持方面也是几乎没有。从分析整个教育界的大环境背景下,能够影响民办高校师资建设和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办高校的教师“编制”问题。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都拥有同等法律的地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从政府的政策支持、教师待遇、财政补贴,还是学院的招生政策等等方面,都是不能和公办院校相比。也就影响到社会对民办高校和民办教师的认可,由于政府政策的不支持,许多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住房补贴、各项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无法与公办高校教师相比,社会普遍是以待遇来认定行业的高低,民办高校教师各方面待遇无法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也就会影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民办高校的认可,社会舆论的影响普遍认为就读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会“低人一等”,在民办高校任教的教师就是教学水平层次普遍偏差等等,社会舆论的错误引导,就会影响到民办高校的长期良性发展。
(二)来自公办高校的无形中造成竞争压力。相对民办高校的建立,公办高校在其建立之初不论是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土地面积、等等方面多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公办高校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为了扩大招生规模,都会支持建立独立的院校,而这些独立的院校因为连带关系也相应获得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支持。独立院校的教师基本都是来自公办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这些教师队伍的充实和壮大就会为独立学校的社会认可奠定良好的开始,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也就无形中给民办学校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考生、家长肯定会优先考虑公办院校之后独立学院,最后在选择民办高校。
(三)招生规模逐年减少。在影响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因素中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近几年招生规模不断下滑,生源减小。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公办高校都扩招,许多学生在同等分数的情况下都会首选公办高校,这就导致民办生源普遍下降,而民办高校的学费一般都是学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生源减少,就会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生存。
二、 民办高校教师待遇无法提高,人才流失严重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流失还是比较频繁的。因为缺乏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民办高校的经营模式就是自负盈亏,这也就会因为学校收益等原因会影响到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当前民办教师普遍工资待遇偏低,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偏低的待遇和不公平的福利待遇,这就造成在民办高校任教的教师流动大,许多优秀的民办高校教师甚至会为了解决生计问题而选择放弃教书育人重新择业,而不会想着去创造更多的机会来不断提升自己。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仅限于纸上谈兵
在全民教育终身化、教育多样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新形式下,民办高校教育在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还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办学资金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以及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等等许多不平等的待遇问题,严重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和教学质量。
中国的高等教育界教育是具有公共的产品属性,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尊重民办高职专科院校的自主权的基础上,采取类似于其他民营企业一样的方式进行干预。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在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土地审批、招生规模等方面给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在相应的政策方面给予民办高校公办教育一致的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但是当代中国的民办院校一直以来存在着严峻的挑战,民办普通高校无论是学校土地、贷款、收入、教师的待遇等等方面受政策的影响都遇到发展瓶颈。许多能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都是只停留在文件上而缺乏具体操作的实践性。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既无国家财政的支持,又无其他外部捐赠的资金,于是只有通过办学积累来实现学校发展,但因缺乏相关政策法律的保证,民办高校的发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其发展的步伐也是相对缓慢一些。
四、 适合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建议
如何稳定民办高校教师的离心力,除了政府要在民办高校待遇方面给以一定的支持,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福利等等方面政府也应相应的有一定的配套措施。政府要构建适合民办高校师资发展的政策,提高政策的公平性和可行性。
首先,加强政策建设,建立多样化的资助途径。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政府的直接资助在短期建设中极为重要,但是长期的环境建设也是更为关键。要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要稳定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其实最根本的层面还是要在社会保障方面给以政策支持。
其次,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完善。民办高校的教师培养,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完善。民办高校教师也应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不断的充实完善自身,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思考、学习,学人所长,补己所短。
第三,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在现实生活中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也是低于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因此要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就是解决民办教师的“编制”问题,让其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国家提供的各项待遇,如社会福利房、同等层次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等。民办高校教师的各项社会福利可由高校与教师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根据民办高校教师的需求来设置各项福利,教师在获得既定的收益基础上就会承担旅行工作职责的义务。教育主管部门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可在争取为民办高校教师购买基本社会保险之外,甚至还可以考虑利用各种不同的社会保险种类起到招募教师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作用。这样既可以稳定民办高校教师,又可以招募不同层次的人来充实民办教师的队伍。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来落实国家的政策,保障和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专项拨款、社会捐赠的方式,按照“同岗同职同酬”的援助来统筹协调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从而缓解教育领域分配不公平的矛盾。
第四,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路程中社会舆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些主流的社会媒体,应正确引导家长、考生对民办高校的正确认识。正面积极报道民办高校在整个教育界人才培养当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民办高校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培养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改变错误的观念。国家各级各类媒体都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老旧思想。各级各类媒体应积极充分报到民办高校及其教师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有利社会文化氛围,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转变民办高校在教育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从而提升整个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和整体社会地位。
小结: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在培养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强民办高校的社会保障,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希望政府能对民办高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明确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民办高校师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平、公正的政策支持使得民办高校师资结构更加合理、民办高校的教师待遇也切实提高,民办教育的市场也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