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一现状使得当前国内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逐渐的得到了改善,从而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背景,使得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技术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带来了当代我国居民生活的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我国近年来不断给予大量教育资金,促使了我国大学的数量急剧增加,并且办学质量、教学设施质量、教师综合素质等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国内环境的良好改变引起了国际各国的重视,其一方面给我国带来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更加多功能的产品,丰富了当代国内消费者的事业,满足了当代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等。但是我国市场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也为我国带来了西方糟粕的文化,以及由于我国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使我国居民受到了拜金主义等思想,从而给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而这些思想的改变、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等均依赖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教育来有效的屏蔽上述错误价值观与世界观对我国居民造成的影响,利用教育使我国大众养成理性思维的好习惯,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可以发现,教育对提升我国居民整体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而意义深刻的作用。如何正确的使用教育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将成为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研究课题。
2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价值主体
在当代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及其他门类课程的教育体系当中,均存在以教师为价值主体,忽略学生为价值主体的理念。该种理念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师单项信息的传递,学生不能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过多的异议与否定,从而导致了教师错事思想、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而且,当代思想政治教学体制中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有效考评机制,单纯使用考试成绩、三好学生评定等多种方式徒具其表,无法反映学生真实思想道德素质的真实情况。
2.2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价值提升为根本理念
当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存在着过于注重以社会价值提升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培养。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过程中,照本宣科、演讲课件等诸多应付、消极对待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教师并没有建立起较高的思想道德理念,也不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2.3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管理方式
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存在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一问题导致了当代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授课方式与方法的错误,对大学生课堂教学环节的轻视,缺乏有效调动大学生积极性、活跃性、自主性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加深思想道德思维与理念的管理方式。
2.4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意识形态,轻视思想道德
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授课环节缺乏对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视,而过于注重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这一问题的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理念相互违背。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对我国政治模式、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这些政治治理模式、法律法规制定的根本产生原因进行教育,使学生掌握的大多数知识的方式局限在了背诵、记忆等方面,而缺少对课程教授问题的理解与思考。这种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模式,严重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整体素质的培养,徒具其表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使学生并没有将思想与行为相互统一起来,也就不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整体素质。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
一是教师工作形式单一,态度僵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工作形式化严重,教师多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工作形式单一,过多地用制度约束学生,不能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二是在价值取向上,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现代大学生个性比较鲜明,注重自身的价值。而更多的宣扬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体价值,显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容易使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适得其反;三是在管理模式上,重管理、轻关爱。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所需,不能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经常采用统一化的标准去处理问题。缺少人文化的管理,以制度压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方法陈旧,难以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说教,使教育的实效性降低;
4.2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活动的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性,即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它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殿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对于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样一来,就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不符合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4.3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不是一个单方面、单方向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双向交流,并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可见,有效的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方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人性认识的不足,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缺乏融洽的人际关系,总是以对立面出在在工作当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缺乏应有的关心,爱心、耐心和细心,为了保障其权威性,教育者认为不能够与学生平起平坐,学生被动接受说服教育,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个体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师本位”的思想导致了他们与学生之间缺乏根本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不是一种平行关系,而是一种垂直关系,这样导致了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不敢跟自己的老师讲。
5开发基于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5.1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建立参与机制
为了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与学习中,充分发挥当代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合理的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机制。教师作为教与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其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行为方式、思想道德水平等都将会影响其所教授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去学习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与理念,并且还会受到以上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就应当使当代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教学理念,将个人的成就与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整体素质的提升相互链接起来,从而充分落实与履行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所应当履行的义务。
5.2尊重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大学学校与国家教育部门应当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与培育。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为学生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而且需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差异。由于大学校园当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所经历的文化、所具有的家庭教育背景、个人的成长经历等因素均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化。
5.3 完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除了需要进行上述的改革与改进之间,还需要不断完善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为当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添加创新的方式与方法。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依旧是以教科书为主要形式而开展的,但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科书的内容较为成就,其中有较多内容不再适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当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删减与改善。
5.4 倡导和谐的教育理念,优化大学校园育人环境
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还应当倡导和谐的教育理念,除了需要对现有教科书内容及教学授课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积极的调整与改善之外,还需要不断的优化我国大学校园的育人环境,在社会环境与大学校园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利用大学校园的围墙将社会中优良的风气与思想带入大学校园教育当中。
6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大学教学整体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拥有的关键与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拥有更加创新、激进、热情的思维与行为方式。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够在当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依旧使其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作者提出以下改革对策与建议:(1)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建立参与机制;(2)尊重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3)完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4)倡导和谐的教育理念,优化大学校园育人环境。通过以上对策与建议的提出,作者谨此希望能够不断提升当代我国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有效减少大学生犯罪等负面社会影响,为我国社会良好社会环境的打造做出长足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