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思政教育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作者:陆晓娟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11-30人气:1167

高校德育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首抓的重点,是高校保持先进性与教育性的重要途径,是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完善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思想手段。因此在德育中必须坚持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加强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才能保证高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首先,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思潮与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对我国固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建设成为了我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一个重点。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德育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道德层面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德育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精神面貌的塑造与完善,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一种改善与提高,有利于积极风气的滋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途径。

其次,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与冷落。在自由的网络化社会中,人们在网络上的许多行为很难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只有强化德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到的素质,才能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信息化时代。

最后,我国目前正处于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要求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以过去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对具有现代思想的学生进行德育,不仅让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这种强制性的做法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事与愿违。

(二)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与教育界针对德育的渗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研究,各种期刊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将主要研究观点整合如下。

1.渗透式德育的内涵以及基本特征研究。关于德育的渗透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出发点,有的从哲学的观点出发探讨渗透式德育的哲学本质,有的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与当前的渗透式德育进行比较并重新界定其内涵,有的从“渗透式”这一角度出发,重点阐释了德育的渗透内涵。

2.高校渗透式德育开展工作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方法论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提出实践性的理论指导,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建议,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进程。

3.渗透式德育的意义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针对渗透式对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展开讨论,在与传统灌输式德育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渗透的相关概述

(一)内涵

    德育渗透即是渗透式德育,主要指在教学中运用一些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在其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接受。[1]从这一概念来看,要进行渗透式德育,还需要凭借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文学、游戏、活动或者教学情境等,教师在这些载体中融入德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趣味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相关知识而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二)基本特征

(1)平等性。由灌输式德育转变到渗透式德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无意识的主动接受,在这个由被动化主动的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师生地位的变化。在过去,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是课堂的掌控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压制。而渗透式德育则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载体之中,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行领悟,这种平等的教学关系是维系师生间良好关系的桥梁,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2)渐进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无意识熏陶与有意识培养的双重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甚至终生的过程。而渗透式德育则是以知识渗透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被教育者无意识地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在这种自然而缓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分辨善恶的能力,从而实现道德上的完善。

(3)潜在性。渗透式德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所要传授的内容融入到在载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让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入到脑海,并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无意识对这些教学内容加以筛选、接受、完善,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完善品德的同时能够保持心灵上的愉悦。

(三)思想基础

    渗透式德育是一种正确的实践方式,并非是空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传统文化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历代教育者就对渗透式德育进行过实践。首先,古代教育者十分重视教育环境对被教育者的影响,例如周敦颐中所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的就是道德环境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古代教育者还重视良好榜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就是不同的形象对周围客观主体的不同效应。除此之外,古代教育家们还重视师者的榜样作用,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对弟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2)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了人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影响人性格与道德行为的形成,而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反作用,这与渗透式德育中所要求的构建环境情境来对被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阐释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过程,这与渗透式德育渐进性的特征是相符的,都强调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唯物辩证法中的正确积极的意识对物质的正面反作用原理,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即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心理学基础。在渗透式德育中,主要体现了心理学中的暗示论,也就是在心理没有抗拒的前提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行为,间接展示出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情感,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这些信息与情感加以接受。在渗透式德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将德育的内容放入一定的载体中,以暗示性而非明示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语言、心理、动作方面暗示等。

 

三、德育渗透的积极影响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思想先进、知识丰富且处于思想成型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对其强化德育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有助于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个体性的发展,忽视了群体与合作意识,因此在很多时候会我行我素,对传统道德的观念也较为淡化。渗透式德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风气,有利于当代高校学生精神面貌的重塑。

2.有助于疏导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传统的灌输德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强制而专制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渗透式德育使得教学内容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学生的知识构成中,使得学生少了紧张感与压迫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逆反心理。

3.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能够改变学校风气,为学校塑造积极正面的形象,有利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使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学术摇篮。

 

四、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的重要途径

1.创新德育方式。传统的德育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压迫,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当前必须对德育方式加以创新,拓展渗透德育的载体,将教学与科技接轨,借助多媒体、新媒体技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所青睐的科技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微博博客、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体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道德建设。

2.完善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自身道德行为与德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并完善德育理念,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树立育人先育德的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先进性,从而使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2]

3.构建德育环境。无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还是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渗透式德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道德环境的创造,要构建拥有良好风气的校园环境,在保证物质环境良好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除了校园环境的构建之外,社会环境构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激烈碰撞,对于还未正式进入到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社会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染缸。因此加强社会道德环境建设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坚定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作用。

4.开展德育活动。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完善与发展,因此高校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渗透上,也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道德体验。积极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学生的道德理论化为道德实践,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例如可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性活动。

 

结束语:

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因此在高校德育中,也要革除传统灌输式德育的弊端,在保留原有教学模式精华部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渗透式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