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社会的转型和学校教育模式的革新,国内的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在许多企业管理中取得显著的成效,备受人们的关注。我国经济和文化虽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国民教育任务仍然很艰巨,如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依然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探索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对于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和高校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柔性管理是基于刚性管理理论提出来的。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基础,运用强制的制度约束、严格的纪律监督和清晰的奖惩条例来进行对管理对象的管理。而柔性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最初是在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实行的。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柔性管理开始重视,同时也将此理论引入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其定义为: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人格化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中国在古代的很多思想中就包含了柔性管理的内容,比如孔子“仁”的思想,墨子“兼爱”的思想,以及老子“无为”的思想等。所以柔性管理理论其实一直是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只是在管理理论中还没有形成体系。
2.特征
第一,柔性管理具有主体性。在管理工作中都是以人为中心所开展的,特别是管理的核心也是人来进行操作的,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管理环境,对被管理者的人格尊重和情感理解是很重要的。在现代高校学生教育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接受新的管理理念,真正的为高校学生的利益考虑,尊重个人的人身自由,实现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第二,柔性管理具有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在成长阶段中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都不同,都有各自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还需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而进行调整管理内容和方法。
第三,柔性管理具有创新性。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柔性管理理论下,对学生工作的管理同样也需要时刻根据情况而进行灵活和弹性的变动。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适应在迅速前进的社会大环境,还能突破管理体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实现柔性管理的具体措施
第一,贯彻柔性管理理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人为本”是柔性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的一种平等的对视。所以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切身的需求,从强加于学生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引导学生对自我人生的规划,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另外在对学生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对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这对学生管理同样重要。
第二,完善柔性管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是对管理结果的一种衡量,对学生或多或少都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反映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因此柔性管理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检查和问卷调查来评估完成,这对学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管理者检验成果的并力求完善的过程。
第三,实现全方位管理。中国高校学生与欧美国家不同,学生并没有完全脱离家庭,并且学校提供住宿和餐食,所以管理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管理系统是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有助于柔性管理在每一个环节的贯彻与实施,例如加强共青团或党组织内部之间的管理,学生会的管理,以及社团的管理等。在集体的大环境下积极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而实现和达到柔性管理的目标和效果。
结语
柔性管理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和理解式的新型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将传统刚性管理模式和柔性管理模式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革新管理理念。这样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而且还能灵活应变复杂的情况,尊重学生个体的人权和自由,张扬学生个性和自我,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真正实现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