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航海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全球资源配置及商品流通量迅速增加,现代海运业现已成为最主要运输方式,承担着9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重任。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并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明确我国海运业“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完善海运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2015年,国家开始的大型国有航运企业“中国海运和中国远洋”、“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等重组改革就是提升我国航运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预示着我国海运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将续写新的篇章,这给海员的培养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据2014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统计显示,其中高职高专以50.52%的比例占据了中国海员培养的半壁江山,请见图1所示。海员是海运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然而国内海运人力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海运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科技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海员不断自我提升,以满足现代海运业开放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需求;二是特殊的工作环境影响海员就业稳定性,海运企业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因此,建立一支能跟得上时代发展和满足国家强海战略需求的海运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作为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如何抓住历史发展的契机,掌握新形势下海运业对航海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毕业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毕业生国际竞争力,为祖国的海运强国战略培养优秀人才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2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它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它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入,主要是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对人的很多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新的诠释。它主要致力于个体积极人格、主观积极情绪体验和群体组织系统三大方面的研究。在个体积极人格方面,主要关注勇气、宽容、审美体验、才能及智慧等的研究;在情绪体验方面,着重强调积极良好心态、快乐和希望的重要作用,尤其注重幸福感和快乐的培养,鼓励人要勇敢的面对过去、幸福的体验现在和乐观的迎接未来;在群体层面,主要研究良好和谐的家庭、健康的社区、有影响力的学校及和谐的社会等。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高职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则应强调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要深入挖掘有利于就业的个体心理因素和群体组织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理念将会深化新时代的高职院校航海毕业生就业教育的内涵,整合其教育目标,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辟一条新的思路。这种价值取向将给高校就业教育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促进教育途径和方法多元化的发展,以培养高职学生乐观积极地人格特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另外,心理学只有善于发掘人类的积极品质,使人的积极价值得到肯定,才能真正提升毕业生就业幸福指数,促进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的提升,为我国海运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3 高职航海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毕业生择业观出现偏差,职业期待错位
船员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船上,除了“点多、面广、流动、分散”外,工作具有风险性、艰苦性、独立性、国际性、国防性等特点,他们长期远离家人,业余生活寂寞单调,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通过调查发现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出现“有业不就”或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就业岗位,不从事海员职业的学生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3.2 毕业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海员职业道德具体包括:安全第一,文明驾驶;服从命令,坚守岗位;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保护环境,爱护海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保证航海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加强团结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激发责任感、使命感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航海类毕业生吃苦奋斗的精神普遍缺乏,工作时存在松懈或马虎心理,海上责任意识不强,对公司文化和船上管理制度不认可,对海洋环境缺少保护意识等问题。作为航海类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多地侧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针对性不强,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3.3 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不清
通过对航海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和离职率的比对分析,发现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职业期待不吻合原因分析中,不符合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以43%的比例占据了首位,这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毕业生离职率。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一方面使航海类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期望的理想工作,可能面临签约又解约的困境,另一方面使海运企业招到满足职业要求的优秀海员也越来越难。
3.4 毕业生职业满意度逐步下降
职业满意度是指从业者对于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的一种总体的、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 ,它对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乃至人生观都有极大的影响。海员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独立,工作条件艰苦、压力大、风险性高,但海员的薪酬福利水平、社会地位、晋升机会等方面都相对较低,导致海员在工作中出现许多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职业忠诚度。
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开展高职院校航海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从培养航海毕业生对就业和职业的积极认知着手,激发航海毕业生对海员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其积极的职业人格,并建构良好的就业氛围,在充分发挥毕业生内在潜能的同时,构建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校园环境和搭建企业平台,全方位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航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1 培养积极地情绪,加强对海员职业的热爱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内容和范围,有利于对积极意志品质的塑造。培养积极情绪,要激发航海毕业生积极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让毕业生充分意识到海员是让人骄傲和自豪的伟大职业。船舶是一方“流动的国土”,航行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海类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他们代表着国人的形象和尊严,他们时刻要把国家的利益、尊严和荣誉放在首位,要有励志航海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海运业的腾飞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时刻展示中国海员别样风采。特别是现在,毕业生要抓住我国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跨越的有利时机,肩负时代重任,树立崇高理想,励志航海,奉献海运。
4.2培养积极地人格,提升海员职业道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对海员来讲,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格外重要。在航海类学生教学培养中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航海职业安全、职业生活、职业文化、环境保护、团队协作等相关方面教育。航海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包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航海职业能力、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健全的身心素质等。
4.3培养积极地认知,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航海类毕业生整体职业发展状态的指导,对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发展战略的技术支持。航海类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塑造性,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科学的分析与权衡,并且生涯规划是不可逆的,由于个人的家庭环境、行为模式、心理素质等不同,航海类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会呈现个性化特点。职业生涯规划对航海类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影响深远,有效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职场上如虎添翼,厚积薄发,抓住航运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成为职场上的胜利者。我们积极加大毕业生对航海专业和职业的认知,并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在校内进行指导,毕业后要进行跟踪辅导,建立毕业生全程辅导就业跟踪新理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前了解航海类专业相关企业状况,提前选择心仪的企业对象,研究企业用人标准,熟知就业程序、手续、政策;帮助学生进行“资本积累”,努力提升“冰山模型”隐藏的潜质能力,努力提高航海人才质量,以适应未来航运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保证毕业生稳定就业。
4.4积极完善群体组织系统,提升航海毕业生就业质量
个体的潜能发挥离不开积极的群体组织系统,高职航海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共同发挥联动作用。
国家层面要借助“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战略实施的契机,提高海员的社会地位,薪酬待遇、消除海员在社会人力资源体系内横向、纵向流动的障碍,向社会展现海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提高海员的社会认可度。我国海运企业要转变认识,为海员提供更有竞争力工资待遇,将海员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优秀海员在船上、陆上工作岗位有效流动的机制,使海员可以看到船上工作出色后也可以转岗或晋升到公司陆上相关的管理岗位。职业院校作为海员培养的主要载体,要明确海运业发展对海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具体要求,在海员培养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抓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又突出关键专业技能培养,努力提升海运企业、海员双方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学院应加强文化教育,用文化导引创新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将“航海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入融合学生日常就业教育中去,采用“半军事管理文化”理念,营造航海文化特色校园,让学生在校园里时刻感受航海文化氛围,享受企业文化熏陶,感悟航海事业的伟大,励志扬帆远航,德济四海,运用内驱动力让自己成长成才,不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增强个人竞争实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航运业。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从培养航海毕业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创建良好的群体组织系统入手,在国家实现“海运强国”和“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下,激发航海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以船为家,同舟共济的精神,热爱航运事业,最大限度的发挥航海学生的价值和实现他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