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为此教师的着眼点应重点放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习成绩方面,小组合作中同伴之间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有着它的科学性。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完成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环境
首先,应组建语文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我帮助学生组建3 人或6 人学习小组。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时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也可以组建同质小组)的分组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异质”就是对于每个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高低之分,他们都有自身独特的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各不相同的;“组间同质”则是指就每个合作小组来说,它们之间在人员数目、小组综合实力等方面是相等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小组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构成的合作小组,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二、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自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
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自学获得的知识比教师讲授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课堂自学的时间,以使学生有安静自读、自悟的机会,进而达到自得的效果。在自学之前,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了解作者和背景;其次,扫清字词障碍,如生字读音和生词意义;再次,了解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最后分析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及写作特色。了解作者和背景可借助资料;了解文章内容可采用概括法,综合法、中心句法等方法。分析语言特色要看文体。如记叙文的语言特色是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准确、平实、生动、富有表现力;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让学生掌握以上阅读理论之后,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2、小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学。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适时点拨、引导———“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这样,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就以小组为单元开展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给差生(潜能生、学困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优生在教的过程中,重新复习了一遍,巩固了学习效果;潜能生在优生的教的过程中,再多学一遍,达到学会学懂的目的。这种“兵教兵”的方法,既提高了优生的讲解能力,又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潜力。
3、小组合作学习,要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生疑能力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欲望,并渴望及时释疑。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就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教师应做学生如何质疑的榜样,教给学质疑生方法,增强质疑的能力。
真正的合作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不一定只能通过合作学习来体现。新课程中“主动、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立足于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激活他们封存已久的主动学习行为,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