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一、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意义
近年来,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师资等方面,很多院校都在加大投入校内实训建设。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注重物流实训中心在校内实训教学的关键作用,几年内全力进行了扩建、更新和完善。其现有建设水平和硬软件配备在同类院校实训条件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充分满足校内实训教学的同时,连年承办各级别的物流技能大赛并承接其他院校进行物流实践教学。然而,校内实训的完备,并不能代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功能。校外实践基地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亲身接触到企业,体验相应岗位的真实工作情景和氛围,获得今后走向职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都是先进的校内实训所不能实现的,校外实训基地中的实践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因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难点
1、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性
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的国际化物流人才。就目前培养情况来看,每年学生的发展路径呈多元化趋势。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物流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任何一方实践教学不能满足都会大大削弱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性对我们的实践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物流人才,必须不断开阔视野,在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两方面同时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2、实践环节难于掌控
很多高职院校负责实践教学管理的教师都会反映同样的困难,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实践环节后难以掌控。特别是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实践教学多元化,管理的难度更为突出。如果实践教学疏于管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些院校对于顶岗实习没有统筹安排和后期跟踪指导,导致学生选择盲目,或者是进入了企业后没有针对性地实习,有的甚至荒废了实践时间。有些院校学生通过学校的联系进入了企业,但学校和企业没有很好地沟通共同管理,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好,甚至可能会妨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对今后接纳实习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设模式探索
1、精进专业技能
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之前,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前期动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校内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辅助和补充,让学生能在校内了解企业管理运作方式和流程,对今后的岗位有清晰的认识,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适应工作的时间,增强学生今后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实践基地的合作企业,应尽可能地按照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与学生专业方向相符合的知名日本物流企业。
2、提升语言能力
外语能力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职业素养也不容忽视。使学生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才能拓展国际化视野,理解跨国文化,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内的日语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日语能力。
3、强化实践过程管理
联系好优秀的合作企业后,我们制定出相应的实践基地管理方案,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实践时间按照专业教学计划需要执行,按照学院整建制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建立起完整的校外实习制度提供有力保障。实习过程由校内外教师及时沟通,共同管理。实践结束后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核定成绩,并纳入顶岗实习成绩。
在此特别推荐的有效管理方式是建立起完备的网上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我院在网上教学管理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并严格进行了过程管理。学生由制定实习计划这一环节开始,到实践活动的周记、月记、实习总结、包括实习的变动等都将记录到平台中。学校配备的管理教师在与企业联系的同时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践动态,发现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直至做出实习成绩评定。
另外,教师通过参加顶岗实习这一实践过程,可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 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深刻地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精髓。在不断的对外交流和实践中,提升教师个人业务能力,形成更加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同时,可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加以调整,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学生。
校外实践基地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载体,其建设是物流管理(中日合作)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希望通过我院对基地建设的探索和研究,对其他高职院校此类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