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思路
一、背景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1学分大概等同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小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
学分制始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选课制度,而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出现于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产物。18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学分制开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学年制代替了学分制,直到1978年,学分制又再次崭露头角,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推广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学分收费制、自由选课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复合学分制、特区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等。21世纪初期,我国高校学分制度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已经把学分与专业、学习形式相联系,形成跨区域、联校改革形势,出现了学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
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高校学籍档案来自于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考核和奖励惩罚制度的阶段性总结。随着高校学籍档案在就业信息方面被占用的比例的增加,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的新的问题和不足。
1、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分散,档案的调取工作和管理工作难以进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分散来源于学校分支的不同和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进行最终的整理和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微型的小数据库,各个部门累积起来没有形成大型的数据库而是构成了冗杂的数据。这样导致了管理人员在调取某一项数据时,耗费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大大降低了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这种部门的分散管理必然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
2、储存形式单一,不利于长期保管。高校的学籍档案一般采用纸质材料储存,档案记录过程中采用铅笔填写,字迹不清,长时间后必然造成信息的流失。
3、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也不稳定。很多高校采用电子信息录入的方式管理学籍信息,这样就完善了纸质版的不足,但是,由于从事学籍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工多是年纪较大,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故障。这就导致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过低和正确率下降的问题。
三、学籍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相较学年制下要求更加灵活、个性、准确。这就要求高校摒弃过去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手写纸质版的档案管理方法,采用新的、信息化、创新型的档案管理。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建立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系统。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学籍档案资源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学生的学籍档案数据资料和管理工作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方式,实现学籍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2、增强学分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广博的专业知识,视野开阔、知识先进,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新时期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3、注重学分制背景下学籍档案工作的准确性。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的潮流推动下,学籍档案管理方法也需要推陈出新,电子学籍档案取代纸质的信息记录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电子学籍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工作的复杂,还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4、建立科学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使档案工作按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是搞好现代化高校档案工作的关键。要用制度去规范档案工作,如建立健全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实行分工负责,制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制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教育好发展和网络开发的不断深入。学分制背景下的高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