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思路的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深入调研,确定办学目标,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调整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完善专业内涵,不断深化专业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了三点:一是高素质;二是相应专业的一技之长;三是高技能。
高素质主要是指具有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是诚信、敬业。业务能力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就业、创业的实际本领。
相应专业一技之长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并对所学专业的某一方向或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能熟练地运用于实践,做到能适应或很快适应岗位的工作。这里说的一技之长,强调了所学专业,并非泛指一般的一技之长,或无一定理论基础的能工巧匠。实践证明有相应专业一技之长并有一定专业理论的人,往往能触类旁通,成为某一行的技术带头人。
高技能是指技术含量较高、劳动复杂度较高的技术能力。这里强调高技能有两点应把握:一是相对现代科学技术理论而言,它只求理论够用,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重在实践、重在技能;二是相对于中职而言,它培养的并非只有一般技术的劳动者,而是高技能人才。这通常是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中从事那些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度高的高级技术工人或技师。
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合格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依据。
高职教育基于以上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就是按职业岗位需求从事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平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办学定位、设计培养方案、配置、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必须融入产业要素、企业要素和职业要素。
产业要素:在办学上要主动坚持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服务,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吻合度。
企业要素:强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校园文化上也要努力营造企业的情境和氛围。
职业要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工作需要的人和需要工作的人”,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工作过程特征。
一、全局思考,前瞻性调整专业设置
(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高职毕业生就业要遵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增加招生量。
(2)根据产业规划调整专业结构
产业规划是国家对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计划也预示着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着滞后性,总是比行业企业需求的发展“慢一拍”。如果高职院校参照产业规划来调整专业结构,就可以紧紧抓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使高职专业的走向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步,有利于高职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地方性高职院校尤其要有针对性地把握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特点调整专业结构。
(3)根据产业周期调整专业规模
产业周期是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总称。高职院校应了解掌握各专业对应的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并根据所处的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长期,可以适当扩大专韭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可以维持现有规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内涵的深入和拓展上,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产业处于衰退期时学校应逐步缩小专业规模,考虑专业转型或者最终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参照产业周期调整专业规模,能帮助高职院校对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准确的预判,可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加有的放矢,使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需求相对应。
二、广泛词研,合理制定专业建设方案
(1)落实毕业生跟踪调查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所学知识能否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收入如何,职位是否得到晋升?职位晋升后,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否够用?这些问题,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学校专业建设方案的有效性。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是高职教育按需办学的要求。根据毕业生的反馈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建设方案,可以使专业建设方案更合理、更有效。
(2)引入社会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络,听取用人单位对奉校毕业生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切实需求,了解学生是否受单位欢迎了解本校毕业生整体的优势和不足,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和修正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以及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中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要素,不断完善专业建设方案。
(3)发挥专业指导委员的作用
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等领域的人员共同组成,人员范围较广、层次较高,涉及校内外多个领域。专业指导委员会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剖析专业建设方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定期、及时地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修正、改进专业建设方案。
三、专业建设内涵的确定及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涉及到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因此,所谓专业内涵,应是这些基本内容。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三明治”形式和美国的DRE(校企结合式)为主,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只所以是健康的,其原因是人才培养工作遵循了工学结合的原则,但是也要看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和工学结合的程度,以及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2)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反映着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课程的改革,应重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进,融“做、学、教”为一体,如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使教学地点和工作地点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要重视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重视教学模式的改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 “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上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4)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要实现工学结合,一方面加大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另一方面靠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寻求支持。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条件建设中应关注两点:一是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有条件的院校应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企业;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