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引起重视
位于贵州省南部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农业大县,由于经济欠发达,不少富余劳动力纷纷赴外地务工,而留在户籍所在地无法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便成为留守儿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绝对数量的持续增长,已演变成为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当地农村地区的现状,就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留守儿童主要指父母的一方或双方作为富余劳动力在外务工,由此而留守在农村家中的年满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位于西南贫困地区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尚未真正脱贫,当地青壮年劳动力依靠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收入极为有限,为谋求生存,他们便去外地务工,而一大批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仅能留在家中,称之为“留守儿童”。
诚然,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广大农民务工人员,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拼搏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随之而生的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生活及教育层面的缺失,面临诸如缺乏家庭管教、生活照应及教育辅导的现状,使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面临来自成长等诸方面的困惑及不安全感,直接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滑落、道德心理教育滞后、人际交流不顺畅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1、教育状况
出去在外谋生的农民工会感到自己的儿女难以拥有大的出路,再加上他们常年在外工作,一年之间几乎无法回家,缺乏时间及精力教育孩子,因此,当孩子们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自然也会效仿父辈外出务工。因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农村地区办学的硬件设施不齐全、不到位,教学条件较差,教育方式较落后,这给本就缺乏父母管教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埋下了“祸根”。由于学生们的家庭作业较难得到按时辅导,家长常年不在家难免会让孩子们十分想念,这种心理孤独的情绪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容易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甚至厌倦学习,对学业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抵触和排斥。
2、受监护状况
外出务工者大都是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是中、小学生,父母离家在外地工作,抚养子女的重任自己交给了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身上。问题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事已高,不但要从事农耕,还需操持家务;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些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偏低,除能顾及到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外,知识及精神方面的教育则成为监护的“盲点”;另外,个别祖辈还存在过度溺爱孩子的状况,这更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3、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因此,这些儿童的亲情观念相对淡薄。由于在成长中没有机会受到父母的教导,所以,诸如自卑、人际沟通障碍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此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较滞后,自我调节控制能力有待提高,无法与父母在一起,便在内心中缺乏安全感和信赖感,导致心理忧虑。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政府要健全法律规范,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抚养权利
政府主管部门需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划拨力度,努力改善当地的办学环境,不断地为教育的良性发展扫清障碍;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积极建立寄宿制学校,着力改善农村教师职工人员的收入待遇及生活条件,整体推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从本源上确保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另外,政府还要积极扶持和发展乡镇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能号召赴外地务工的员工尽早回来;最后,政府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规定父母至少有一人在家中抚养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2、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力度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的状况下,理应得到学校其他师生的关怀和照顾。学校要打造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并专门对留守儿童设置专业心理课程,为其答疑解惑。学校还需强化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积极修建教育教学设施,丰富儿童的课余文化活动,使留守儿童尽快从教育的阴霾中摆脱出来。
3、家庭与社会加强关怀,家长需改变外出务工方式
赴外地务工的父母,如若有能力,就应想方设法把孩子带到身边,不但能时刻监督,还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可创建“留守儿童身心保护中心”,给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等。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化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