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尝试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将十八大精神尽快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既是学校教学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同时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如何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中呢?
一、坚定理论信念,引导感化学生
将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旨在让学生主动把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与个人的理想紧密结合,通过立志,从更深层面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面向未来,规划人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方位地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与时俱进,在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上走在前列,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水平提高,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创新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以实际行动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大报告精神。
二、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学生认知
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思想品德课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而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思想品德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挖掘教材资源,将十八大报告的内容与教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如在讲述九年级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的谈话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1)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和我们的个人梦有什么关系?(2)为实现中国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我又结合2020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时政热点使同学们认识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已成为共同追求。
三、选取典型案例,注重情感熏陶
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十八大精神,使十八大精神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通过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开展课外学习实践活动,丰富扩大教育载体。如:在讲九年级第五课民族精神时,首先播放央视“十一”社会调查爱国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结合设置问题:(1)请列举我国爱国的名人和名言警句。(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爱国?通过学生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爱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爱国应立足于本职工作,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新课标指出“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教育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增加思品课授课的生动性和新颖性。如结合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开展“孝心”主题班会,让学生谈感悟,见行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创建和谐课堂,提高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或方法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中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差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在心理上存在一些偏差甚至一些错误的观点。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采用空洞的说教,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观点并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行动。在课堂上通过“想一想”、“问一问”、“辨一辨”、“做一做”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展示。如在讲艰苦奋斗一课时结合“三节”教育即节约粮食、节水、节电办手抄报写倡议书,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当然十八大精神进课堂的教育不仅要找准与课文内容的结合点而渗透,更要利用各种途径与方式渗透。如:每节课课后拓展内容的布置;每节课课前的时政新闻播报也是很好的途径,学校橱窗栏内的时政剪报,国旗下的讲话都是有效渗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