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化原则
多媒体教学由于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如何使多媒体教学从低层次徘徊向高水平发展,深化和优化多媒体教学,为高校教学改革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棘手课题 。本文从美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化原则入手,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此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以人为本,避免技术化对人的地位的褫夺。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也不应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只有“人”才有资格做教学的主人。技术从属于教学活动,属于工具性范畴,是为教学的优化服务的。
美学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是具有一定生活审美经验和审美批判眼光的十八九岁青年学子,仅仅掌握一些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概念,不是他们上美学课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他们更需要通过积累厚实的美学素养,建立一种纯正的审美趣味,塑造健全、和谐、自由、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同时,他们本身作为独立个体,亦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应当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价值意义和人生价值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绝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审美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单纯被塑造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他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培养者,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的使者。机器与技术不能代替教师的角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深邃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及厚实的文化素养,组织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师生交往实践中,教师展现出的对社会、人生所持的价值取向、立场态度及整个人格形象,均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长久影响学生。这些单凭机器和技术是无法实现的,要靠师生的言语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教师绝不是光盘的放映员,课件的讲解员。设计得再好的课件都只是辅助性的工具,它们不能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主动思考。
二、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点。
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影响和主导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文专业偏重于应用人才的培养。美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因其务虚,缺少实用性,其地位正被弱化。其实,美学和哲学作为人文学科,偏重于人的灵魂精神、健全人格的养成,要高于一般的技术和技巧层面,因此,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兼顾知识、素养、能力三个方面。就美学来说,教学目标至少包括这些方面:其一,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其二,培养学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和鉴赏乃至创造美和艺术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改造和美化自身。 当然这只是总的目标,它还要具体落实分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于每堂课每个教学步骤。
针对教学内容,尤其要注意教材的处理问题,大学教学反对照本宣科、观点陈旧,倡导学术独立思考创新及关注学科前沿,于是有人完全抛开教材,另起炉灶,我以为要具体分析,一是假设你学养深厚,自造体系的确优于教材,二是考虑学习层次,比如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的不同,研究生教学强调学术创新,本科教学要在基础常识的普及上再讲提高,一味新异奇,并不合适,对教材要有适度的尊重。三是美学课理论性强,学生听课后,除笔记外,教材是他们课后消化复习的基本凭借。我尝试过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大致用教材的观点框架,但内容更新,对局部观点进行修正、辨析、深化、质疑;另一种方式是否定书本的框架,自己构筑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但尽量吸收书上的局部观点,尤其在举例及常识性的问题上,尽量靠拢书本。似乎前一种方式相对顺利一些。比如高教社朱立元主编的《美学》属于目前高校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它把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分为学科导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我除把审美活动论内容压缩到导论中外,大致就用它这个框架,同时认同它所说的美是生成的核心观点,但对所谓美是一种人生境界及生存实践论美学,我以为教材尚未厘清,那只能简要评述,同时我又补充了被这本书摒弃的美的本质的探讨及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问题。
针对学生特点,尤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鉴于美学和哲学天然的亲缘关系,目前几乎所有美学教科书,均是哲学美学,对于缺少中西哲学背景,主要是缺少西方哲学背景的中文系学生来说,教师处理不当,常常让学生觉得是上哲学课,总是概念打圈,推理演绎,抽象之极,云山雾罩,味同嚼蜡。学生总是问,美学为什么不能是鲜活的呢。如朱立元主编《美学》中的那段生存实践论美学涉及海德格尔存在哲学和马克思实践论哲学,学生觉得难懂晦涩。还有西方认识论阶段美学和语言学阶段美学,均让学生头痛。给中文系学生开设西方哲学史通识课程,这些问题当然好解决,但这涉及整个课程体制改革,难度很大。如何应对危机,我尝试过一些方法,一是对一些最重要的跟美学关系密切的哲学概念,还是要介绍,但要做到深入浅出;二是侧重艺术美学,加强艺术欣赏,尤其是联系文学现象,让美学活起来,用美学原理来解读文学,如对于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和荒诞这些西方美学范畴,均有对应的文学艺术形态。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让美学的教学像Aesthetics这个词本义所指的那样,做到更具有感性的性质。让以往只能在美术馆欣赏到的书法绘画,在音乐会听到的音乐作品,如今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使美学课充满浓烈的艺术氛围。当然艺术作品的选择也要合适,既要选择真正有代表性作品,同时要紧扣美学理论进行讲解,实现理论思辨和艺术感受恰当结合。
三、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说多媒体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适时性和适度性。
适时,是指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教学呈现为过程性的活动,从教师角度说,包括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讲解与分析、点拨与答疑、拓展和延伸、归纳与总结诸环节;从学生来说,呈现为诸如温故而知新、感受与思索、质疑与讨论、运用与创新等认知步骤。只有把多媒体用在教学环节中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新课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可诱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切期待;强调知识重点,解释难点时,运用多媒体呈现分析过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作业时,多媒体中实物投影可将学生的习作直接置于屏幕上展示,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举一而反三;学生阅历不足,所见狭窄时,多媒体可以展现实景,延伸思维空间。总之,只要使用的手段和时机恰到好处,达到教与学同步,内容与形式统一,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适度,是指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量和度的关系。在“量”上,多媒体教学有高密度、高效率的优势,易发生让学生 “吃不了”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必须找到最合适的信息传递量,比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现在不少美学书都将其视为假问题而予以回避,笔者认为,只要承认美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承认美学是哲学性人文学科,就必须对美的本质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历史上美学之所以具有魅力,也在于人们对美的本质作出了许多富有思辨性和启发性的回答,我们不必对美的本质提供某种既定结论或为美下一终极定义,但应当让学生知晓这一探索的过程。只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再到中国当代后实践美学一路全部呈现出来,但绝对是信息量的大爆炸,没有上过西方哲学史课的中文系学生,很难消化掉。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分清主次详略,科学、合理地控制教学内容与进程,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古希腊美学上,先略讲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苏格拉底,重点讲柏拉图的千古之问及亚里士多德的整合。然后跳到德国古典美学,介绍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命题即可,从审美心理角度对美的本质探讨可在美感章节中涉及,分析美学的对美的本质的质疑可以点到为止,对中国当代美学大讨论四派观点不必分析各自短长,而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政治文化背景,对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让有志于美学研究的同学课后去关注。
“度”的把握,主要是指不要滥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不要片面追求图文并茂、声情动人、直观形象。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情况,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哪些多媒体技术,何时何地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度,滥用只会损害教学自身的规律发展。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
四、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指美学的多媒体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其一,是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制作,要善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媒体主要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在选用这些媒体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比如美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可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尽量用文字媒体来呈现;需要图片或视频的,尽量用适应学生的视觉心理的简洁形式。
其二,是多媒体教学要计算投入和产出,提倡实用和产生高效。
就实用和高效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化从教师角度来说,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既轻松省力又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见识和眼光,拓展能力。
教师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设计了美轮美奂美的教学课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敬业认真可钦可佩,但这不是优化,优化应该是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是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好的效果和最高的效率。
此外,多媒体教学的美学原则也非常重要,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体现出美学的原则,尤其重视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过程要有美感,简言之,就是让美学教学美起来,把美学课讲的美一点,让美学教学过程真正进入一个审美化的过程,成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既是上述各原则达成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美学教师所要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