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组织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主体,青年教师则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师德建设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时代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成为高校发展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构建各级党组织参与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体系。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具有时代所赋予的优良品质,为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很多80、90后的优秀青年教师堪称高校教师的楷模。他们学历层次高,视野开阔,求知欲望强,在外语水平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富有活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希望成就一番事业,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因素影响,青年教师在师德方面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淡薄,敬业意识不强
现实中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敬岗爱业的意识不强,对教师职业缺乏基本的认同和敬业精神;教学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教学评价低;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只教书、不育人,甚至不教书、不育人。
(二)价值取向倾斜,注重个人名利
部分青年教师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考虑个人名利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简单、粗暴地用实用主义审视自身从事的职业以及和他人的关系。把学生、同事、学校仅仅作为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违反国法校纪,利用教师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
(三)育人意识缺失,师表形象欠佳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但有些青年教师不注重个人形象和自身言论,讲课信口开合,甚至发布偏激、消极的言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有些青年教师在科研发表中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学术道德诚信失范。
二、青年教师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年教师的师德问题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师德建设缺乏系统设计及青年教师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的外在体现。
(一)市场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负面因素对青年教师产生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社会大众的思想不断趋向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现象滋生蔓延。部分青年教师身处其中,受到不良影响,过分关注个人的利益,出现重科研轻教学、重业务轻师德、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此外,青年教师大多经历简单,缺乏对国情、社情的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得不牢固,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青年教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保障不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青年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是产生师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年教师由于年纪、经验等原因,无论是在收入方面还是学校地位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励,青年教师饱受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的双重压力,在压力之下,青年教师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日常教学科研之中。
(三)高校青年师德缺乏系统建设
虽然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青年师德建设问题,也大都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缺乏完善的青年师德培育机制,没有把青年师德建设与促进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没有把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持续的日常管理相结合。
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研究主要集中于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的对策研究较为空洞
目前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前的研究多是提出一些理论层面的思路,宏观方面的组织架构,但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强。
(二)研究主要面向全体高校教师,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较少目前研究主要面向全体高校教师,对青年教师这一群体思想状态、价值取向、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
(三)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整体层面,从各级党组织的角度加以研究较少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各教学单位和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等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学校的宏观政策层面和行政部门职能方面,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少。
四、构建以校党委为领导核心的,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体系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是领导核心,高校中的各级单位均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这为开展师德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力量,将师德建设纳入党建,以师德建设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为载体加强、落实师德建设,从而实现双赢。各级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目标和任务是不同的。学校党委主要集中在宏观决策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政治保障层面;院系分党委(党总支)起着承上启下的中间作用,如何将校党委的决策、意图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它的主要任务,也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组织层面;党支部作为最基本的党组织单位,主要任务是在实际开展活动层面。
(一)充分发挥校党委领导整合职能,构建全校性青年师德建设的工作格局
1、构建青年师德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党委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统筹部署,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工会、团委等其它群团组织为辅,以教师为主,动员学生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青年师德建设工作体系。
2、建立青年师德建设领导体系。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将青年师德建设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单独组织落实,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党委书记亲自抓青年师德建设,每年要为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上“师德课”。 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后勤处、工会的正职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同样要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3、统筹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工作。舆论导向是学校的风向标,校党委应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全校上下形成尊师重教、爱校敬业的文化氛围。
(二)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指导协调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
1、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方案。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有着重要承上启下、沟通协调、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要把学校党委在青年师德建设方面的宏观决策与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情况等相结合,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努力营造相互促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学院氛围。
2、指导党支部和学系的建设工作。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应将支部建设与学系建设、学科建设相结合,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增强支部书记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适时将教师支部书记、青年教师骨干纳入到党政联席会中,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指导支部、学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主题活动。
3、从学院的角度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高校中,教师的日常管理在学院。因此学院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思想动态,并给与指导和帮助。针对青年教师收入低,负担重的问题,适当向青年教师予以倾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从学院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党委反映,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核心和凝聚作用,紧密团结优秀青年教师
1、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教师党支部要针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有所降低,特别是青年教师党员比例呈下降趋势的现状,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有入党要求的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改进联系人制度,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交流,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此外,要特别重视青年学科带头人、高学历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的发展工作。他们是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青年教师,因此要充分利用影响力,发挥示范、带动和导向作用,注重对他们的政治培养。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落实党委决策、开展党建活动的主体。教师党支部要与时俱进,紧急结合实际,活化教育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应将师德建设与青年教师自身发展密切结合,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组织师德建设主题活动,使师德建设成为经常性教育。例如,把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开展“发挥师德先进性,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党日活动,在师德建设中促进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让思想政治素质高,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中老年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举行“结对子”、“拜师会”等活动,共同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发挥“传、帮、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