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文章都需要学生多次阅读才能够体会到蕴含在文字背后的真正涵义,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语感,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而进行写作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洞察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到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才能够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思和意义,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其它学科也有促进的意义,可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耐心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积累,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观念、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创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1]。阅读兴趣对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就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即使老师准备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也没有实际效果。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应不断的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学和学习,让学生逐渐的对语文教学,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是激发其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好帮手,学生对语文阅读以及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能够更好的自主进行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够促使学生集中精神,紧抓其学习重点,在课堂中塑造良好的氛围;而写作能够培养培养小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二者都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于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锻炼的重要要求,也是适应教育改革潮流的重要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创新,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尽量做到创造性阅读,进而促进语文写作教学[2]。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创作型的阅读,先后挑选班级的两位同学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他们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中狐狸和乌鸦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再重新阅读,这样以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思想内容,还学会了分析文章,进而会对他们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发展规律,结合语文教学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新的教学课标指导下,教师应该选择一些中心思想明确、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文章作为教案范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个人真实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由于所学内容和他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在进行语文写作时,也会注重写一些自己生活的感受的文章,而不是仅仅写一些没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空洞的文章。其实,任何人的写作都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写作者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打动别人,其文章采油生命力。现实生活就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庞大素材库和灵感的来源。
其次,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整体结构,坚持首尾呼应的原则。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树立整体结构意识,能够找到课文中的过渡句以及过渡段,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对比阅读等,进而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最后,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顺序,只要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在清晰的目标下进行,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在安排教学顺序时,要符合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走向,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相符,突出教学重点,解放学生的思维,这样他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4]。 比如,在对《詹天佑》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单一讲解和学生的刻板探究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而通过阅读课文并联合多媒体技术将“列车行车线路图”动画这一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人”字形铁路,视频加上老师的讲解极易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对课文进行轻松快捷的理解,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是一个集合了理解、交流、实践等多种元素与一体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才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