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对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首先就要从了解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入手。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过渡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而具体的知识。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能力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则较差。
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在快乐中学习拼音,并把学说普通话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 所以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图、字、文、儿歌等各方面内容达到有机的整合,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汉语拼音。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三方面措施。
一、快快乐乐学声母,想象之中学拼音
由于拼音内容的单调性,要求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方法,让教与学这一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乐有所得。如有教学声母f时,教师进行引导:“你觉得f像什么?”给学生充分地思考空间,在主动地思考、大胆地想象使学生不但记住了f的声,而且又形象地记住了f的形。有的学生回答说“像雨伞的把”等。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不但学的快乐,而且学得扎实。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音节的拼读
汉语拼音学习中,音节的拼读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们不会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拼读。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进行具体的操作来学习,从而突破难点。如在教学b---a---ba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鼓声是怎样产生的?掌声是怎样发出的?”等等引导学生得出两种物体相互碰撞就会产生声音。进而思考声母b和韵母a相碰撞能不能发出声音呢?让学生亲自去试试。一听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尝试,学习的兴趣也大增,试拼的声音此起彼伏,精彩不断。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此时所有的眼睛都将在这个音节上聚拢,学生们全部的精力都在这个音节上得以集中,可见兴趣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让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走进学习的过程,让具体的操作陪伴着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来分析归纳,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了“拼”这个难点,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认中学拼音、说中会认字、读中求标准
不论是拼音、识字或是课文,本学年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拼音、识字、儿歌几方面知识的整合。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图画来加深记忆,在看图、想图、说图中激发学生学的愿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在教学看图读拼音识字4里的“火”时,先引导学生看图然后提问:“图上有什么?”生回答:“火堆”,“有一堆柴在燃烧”。再引导学生观察图和字,找出相似之处:火苗像上面的点和撇,下面的柴像大撇和捺,这样记起就不难了。字应该怎样读,让生自己练习读音节,但拼读音节对刚学拼音的他们来说是很难的,所以图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图看懂了,凭借图和字形也能理解差不多,拼读起来也就不难了。
一年级小学生虽不是刚学说话,但很多的音、字、词都才开始学习和积累,所以这一学期是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我们这个地区的方言比较重,发音不到位。从拼音学习之初,我便严格按发音的要求来引导学生发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如在教学声母“b”时,本地方言的“b”一般没有气流送出,紧靠唇边发音。课堂上我将事先做好的薄纸条贴在唇边发“b”音,气流冲出使纸条振动。学生们也这样试读,读得都很准确,在逐步的练读、拼读中,做到了都能标准地发音。
一年级是各方面知识学习的基础,教师在知识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学好汉语拼音,在学习中了解字的意义,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力。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看图到学生说字,从自拼音节到学生认字,一步步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拼音才是最终的目的。拼音教学是奠定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单调乏味,但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教学汉语拼音的内容,定然会使拼音教学的课堂演变成充满欢乐和趣味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