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一、引言
“宗教”一词在英语中为religion,源于拉丁文religlo,意为敬神。有些学者把西方宗教就特指为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毋庸置疑,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就源于此。《圣经》中的很多典故深深影响了翻译界的创作。本文主要分析西方宗教,即基督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接着谈谈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督教经典《圣经》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共计66卷。《圣经》是由三十多位作者,历时一千多年才创作完成的一部巨著。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可谓一组逾越千年的古典丛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集。据统计,目前《圣经》已经有300多种文字的版本,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数量最多的书。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它记载了犹太民族和古代地中海地区其他民族的历史、神话、传说、诗歌,民俗、伦理、法律等重要史料。它作为宗教圣典,是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基督教信仰的根本。但这部巨大的宗教文献汇编,同时又是一部瑰丽奇绝的文学艺术杰作。《圣经》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所表述的宗教观念,一方面仍给宗教信徒们带来神秘奥妙、奇远绝深的信仰寓意,另一方面则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并被广泛地引用到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圣经》中的典故已经影响到了英语翻译。
例1:
Would any of the stock Of Barrabbas
Had been her husband rather than a Christian!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译文一: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教徒。(朱生豪译)
译文二:哪怕她跟巴拉巴的子孙做夫妻,也强似嫁给了基督徒!(方平译)
在这个译例中,Barrabbas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古时候一个强盗的名字。典出《圣经·新约》第27章。对英国人来说,这个典故几乎无人不晓。可是中国人对此是一无所知,很难产生某种联想。鉴于此,朱生豪先生采用归化的方法将“barrabbas”译成“强盗”,体现了原文的意思,有利于读者阅读。方平先生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对这一典故进行了处理,使读者熟悉和了解了这一典故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读者文化知识。
例2:
Every gaze fastened on it with a kind of shrinking awe as if fearful to look upon a ghost…For five years he had been present in all their minds, not as a man but as an idea; now he was going to walk through the door and they would look on Lazarus.
译文:
每个人的目光都带着一种令人怦然的敬畏表情盯着门口,就像害怕看一个幽灵似的……。五年来,他们头脑中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概念。现在,他就要从这道门走进来,他们则要面对从坟墓站起来的拉撒路。这个典故出自《圣经》。在《圣经》中记载,Lazarus(拉撒路)染病而死,耶稣使拉撒路从坟墓中站起来,起死回生。因此,人们通常用“拉撒路”比喻重病康复或大难不死。译者用直译和增词的方法使这一典故一目了然。
从上文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从《圣经》中引出的典故已经在英语翻译中体现得一览无余。借助《圣经》的典故进行翻译,可以彰显出翻译者的文化水平。
三、正确对待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根据分析,西方宗教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影响呢?关键是正确处理西方宗教观念的翻译。
莎士比亚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思想观念影响的伟大作家。有人统计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平均每部引用《圣经》14次。由此可见,莎士比亚作品中渗透着浓厚的基督教思想观念。下面我们引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中的一个片断来探讨基督教观念的英译汉问题。
PORTIA:The quality of mercy is not strained.
It droppeth as the gentle rain from heaven
Upon thd place beneath:it is twice blest,—
It blesseth him that gives, and him that takes:
Tis mightiest in the mightiest:it becomes
The throned monarch better than his crown;
His scepter shows the force of temporal power,
The attribute to awe and majesty,
Wherein doth sit the dread and fear of kings;
But mercy is above this sceptred sway;
It is enthroned in the hearts of kings,
It is an attribute to God himself;
And earthly power doth then show likest God's
译文一:
鲍西娅: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上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朱生豪译)
译文二:
波希霞:慈悲,并不是硬逼强求的东西,它,像甘霖一样,从天而降,洒落人间。它给人双重的祝福——祝福那施主,也赐福给受施的人。它,万王之王所奉行的王道,它,比皇冠更适合于帝皇的身份;帝皇手里的节杖,无非是象征着世俗权势,叫人诚惶诚恐,让君主笼罩在煊赫与威严的中央。可是慈悲,却高出于王权的势焰;它,供奉在帝皇的内心深处,是替天行道,象征了上帝的宏恩。人间的权威跟上帝的天道最接近,若是王法里渗透着慈悲的德性。(方平译)
这个片断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夏洛克为了复仇,拒绝了巴萨尼奥愿意付出三倍于原数的钱,执意要按约办事,从安东尼奥胸口割下一磅肉来偿债。这时女扮男装的波希霞以法学博士的身份神奇地出现在法庭。译例是波希霞劝说夏洛克的一段话,充满了基督教的思想观念。现比较一下朱生豪先生和方平先生的译文,找出差异的原因。
(1)It blesseth him to give, and him that takes:
这里两位译者对him to give的处理有所不同。方平先生将其译为“施主”,有点不妥。 “施主”一词不符合原文的基督教思想观念。相对之下,朱生豪先生的译文则避免这一失误。
(2)It is an attribute to God himself; And earthly power doth then show likest God's
方平先生将这两句话译为:是替天行道,象征了上帝的宏恩。人间的权威跟上帝的天道最接近。译文中第一句的“替天行道”与“上帝”,第二句话的“上帝”与“天道”显然是矛盾的观念。那么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呢?这种译法明显地违背了翻译“词语与文化氛围相一致”的原则,是不可取的。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不存在这个问题,宗教观念与基督教文化氛围相融洽,译得很好。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基督教的经典教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翻译界的创作。翻译家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到西方宗教的文化观念,采用意译、增词、减词等手法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充分凸显出应有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