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生管理视野下的大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

作者:闫蕾蕾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5-24人气:1004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在给清末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著名大学孜孜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从2010年的“抢购食盐风波”等新闻事件到高校中传销诈骗手段的兴起,再到近期世界末日给大众包括高校的学生造成的恐慌,这无不凸显了社会和高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缺失。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现行的社会、家庭因素,造成学生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理性的批判精神,创新性和开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在接受外界传达给他的信息时,学生便拥有了鉴别真伪、明辨是非的本领,便拥有了“批判的武器”,这个目标的达成不但减少了学生管理的工作量,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教学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一、开拓视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独立思考和批判态度的养成,必须要有强大,全面,专业的知识做保障,这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合理的知识架构中建立强大的知识库,建立敏捷的搜索引擎。而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则是训练智慧的一种最佳方式。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尽量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广度和深度,为独立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实践的平台

独立思想的缺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平台。高校通过精心搭建合作、交流、评价的平台,引导大学生进行团队展示、自我体验、群体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判断与鉴别,在欣赏与被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思辩的情趣,在分析、归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通过将大量的思维活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大学生认识思辨的意义和价值,逐步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增强。我们要培养出来拥有科学精神的人而不但是拥有科学知识的人,培养的是孜孜追求真理和思辨精神的青年,而非盲从而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莽夫。

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建立自信,真正接纳自己、认清自己,从而积极地调动潜在思维能力,摆脱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能动地接受并自行开展独立思考能力训练。不要遇到问题都要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让学生明白对家人要独立,万事向父母求助不仅扼杀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也徒增父母负担和担忧;对老师要独立,老师只是陪伴一时,只是授人以渔,一味点头相信只是简单的服从,自然也不能理解老师的微言大义;对朋友要独立,朋友是需要理解和给予,而不是无限的索取;对成绩要独立,太看重成绩不仅很累,人也会变得功利。

四、积极引导学生多元化思考

“多元思考法”就是每件事情不要期待只有一种答案,而应多方面思考,创造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习惯多元思考法的人,不论面对任何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与观点分析,则即使再大的难题,也能找出解决办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复杂,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弱,求学、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要有效地运用身边的案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正视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生管理者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修养

打铁还得自身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即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学生管理者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站在更高的层面,熟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把握事物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探究问题,“授之以渔”,以自己的广博的知识、及安全带任何、思辨的能力、高雅的情趣、民主的观念、敬业的精神、务实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多年来,“知识就是力量”启蒙了中国人,但是不是也禁锢了不少人的思想。迷信知识,崇尚权威是独立思维能力的一大枷锁,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是要有知识积累,也需要我们交给他们思维的方式。当今社会,市场极其活跃,社会分工细化到我们想不到的一些领域,一切可以通过商业定制,从衣食住行到你的日常思维。思考日渐萎缩,批判性的思考更见稀缺。唯有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习惯遍及社会,才能在这个变革、危机错综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达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免费下载超级文献?

免费指导甄选期刊?

免费预审文章?

扫码联系客服

专业指导无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作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