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探索与实践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校园担负着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高级社会人才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和谐校园的定义及其内涵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和谐校园以校园为纽带,全面、自由、协调、优化各种教育要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实现“四个和谐”,既学生与环境的和谐、学生与制度的和谐、学生与人的和谐及学生与文化的和谐。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任务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现学生与环境的和谐,自古以来,“安居乐业”,校园要先给学生提供安定舒适的学习、生活条件,学生才能够愉快的进行自己的学业。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能够为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实现学生与制度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只有从关心、体贴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以为学生服务为基准的管理制度,学生才会乐守其规。实现学生与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其利益也必然不同。只有实现利益不同者之间的和谐,才能做到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与文化的和谐,高校的学生多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处世交际观念,只有实现学生与文化的和谐,学生才能够享受校园学习、校园生活的乐趣。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高校是学生由稚嫩的“学生”转型为成熟的“社会人”的重要转换阶段,是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摇篮,和谐校园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校园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在校园里的体现即是以学生为本。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要求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的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符合社会主义办学理念的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和途径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民主、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按新课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内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一.坚持“科学”、“民主”、“人文”“开放”理念
“科学”是和谐校园之基石,“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因此,必须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坚持人人平等、师生平等,使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明确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打破单一的教学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外、校内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二、健全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高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利益、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科学地规划,坚决支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因此,高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发挥其特长、个性,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学习目的。三、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和谐文化意识
随着构建和谐校园的不断发展,一些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错误思想、错误认识渐渐蔓延,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现象日益显现。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集体观念淡化、缺乏合作精神等。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大,来到高校这个集体中,缺乏对他人的包容性和忍耐性;人与人之间也过分强调自我,一切以自身利益至上,对集体利益置之不理;凡是强调个人个性,做事忽略团队性。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意识,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总之,以科学的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校内部各方面的高度发展,更有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