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双”、“副”、“对”的探究
量词的用法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本文所要说的“双”、“副”、“对”是属于名量词的专用量词。汉语量词的丰富使用可以准确地表示出事物的行征,但同时也会增加留学生学习和区别的难度。
一、量词“对”、“双”、“副”的起源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理解到,现代汉语很多的词都发生了演变,即“绝大多数的量词都起源于名词或者动词,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对”、“双”、“副”的形体演变出发研究。
1、双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双”的解释为:用于成对的东西。这个解释过于笼统,而且难以与“对”、“副”区分开来。追溯到古代汉语,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本义作出了具体的阐述。从汉字的本义出发,我们可以更好的对“双”从字体、意义上进行区分。《说文解字》:“雙,鳥二枚也。”,也就是说双的本义就是指两只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量词“双”第一个重点是:所指对象必须是两个。由“两只鸟”可以推测出“双”的另外一个内涵意义:它所表示的事物一定是与有生命的事物或者从属事物的东西有关,而且两事物必须相同或者是从属关系。比方“一双手”、“一双鞋”、“一双袜子”。在这两个例子中,“手”是有生命的事物,而“鞋”则是从属有生命事物的东西。无论是“一双手”、“一双鞋”、还是“一双袜子”,两者之间都是相同的两事物。
2、对
“对”一开始是“应无方也”的意思,也就是说,词的本义是“回答”。所谓的“回答”一定是两个人的相互配合——有问者,有答者。因此“对”也含有两个因素,是两个因素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才能称之为“对”。《现代汉语词典》将“对”解释为“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量词“对”与“双”存在很大的相似点。但是我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又感觉到“对”与“双”不能完全划等号。两者在用法上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异。
仔细比较量词“双”和“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结论:
①相同点:
A、“双”和“对”具有很多相似点,两者所要阐述的对象都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的倍数。
B、“双”和“对”的对象必须具有对称性。如果“双”和“对”所描述的对象没有对称性,比如毫不相同的“杯子”,那就不能说成“一对杯子”(用“一对”的时候所被描述的两个事物应该具有极大的相似点),而应该用“两只杯子”。这种对称性在泰语中也能体现。比方,在泰语中“一对杯子”的说法很少见,其表达往往为:แก้วสองใบ,即“两只杯子”。
②不同点
A、 从整体意义上讲,生命体两两相配时用“双”。比如:“前面走来一对情侣”,而对于一些无生命的具体事物,一般使用量词“对”,比如:“桌子上有一对发卡”。
B、 统一于某一个体的相对称的部位或与这一部位相关的事物,一般用“双”,“双”所要描述的对象往往和肢体、器官有关,可以是肢体、器官本身,也可以使穿戴在肢体、器官上的东西。比如:一双手,一双脚,一双鞋。而“对”既可以统一于某一个体事物,又可以独立,重点强调相配合性,比如“一对情侣”等。
C、 “双”一般表示具体事物,而“对”一般表示抽象事物。如“一双鞋”、“一对概念”等。
3、副
“副,判也。”“判,分也。”,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副”的含义是指一个整体分成的两个部分。其强调整体性,也就是说,“副”所要修饰的对象必须各个部分合在一起(即整体性)才能具有其要有的功能意义。“副”强调整体性,不强调独立性,这与“对”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反的。比如:“一副眼镜、一副对联”,“眼镜”和“对联”都需要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因此要用“副”。
二、泰国留学生学习量词“双”、“副”、“对”的难点及常见错误
汉语中量词有600多个。因为汉语量词种类较多,而且没有具体的分类,因此留学生在学习量词的时候,往往难以正确把握各个量词具体使用的规则,大多数情况下,留学生都选用量词“个”。因此,受泰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初期会出现词序混乱的状况,即将语序表达为:“名词+数词+量词”的形式。而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大多留学生会明白数词与量词的正确语序表达,但是却会混淆各个量词的使用规则,出现错误的表达形式,比如:“一双眼镜”、“一对鞋”、“一副袜子”等。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
汉语和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都是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因此汉语与泰语有很多共同点,所以泰国留学生较其他英美等国家的学习者更容易掌握汉语中的一些知识点,但是泰语与汉语又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因此泰国留学生在学习量词的时候,更容易受到母语泰语的影响。
泰语与汉语的差异粗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词序不同:汉语数量词的表达词序为“数词+量词+名词”,而泰语的表达的词序为“名词+数词+量词”,如:“5本本子”用泰文表示的语序为“本子五本”——即“สมุดห้าเล่ม”)。因此,泰国留学生在初学阶段,由于本国语言的负迁移影响,数量词的表达语序将会成为其学习难点。
2、 汉语和泰语名量词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存在一对多的形式,比方汉语中有量词“双”、“副”,而在泰语中都用“คู่”表示。泰语名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与汉语名量词不同。比如:
三双鞋————ลองเท้าสามคู่
一副手套————ถุงมือหนึ่งค
对于本文所要探讨的量词泰语“双”、“副”、“对”,汉语中针对不同的事物的特征采用不同的名量词。而泰语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都用名量词“คู่”来表示。这种一对多的形式的存在,加之不细致的量词的区分,会使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能选择恰当的量词进行表达。因此,在学习的后期,量词的正确使用会成为泰国留学生学习难点。
四、以“双”、“对”、“副”为代表的量词的教学策略
1、语素释义法教学策略
现代汉语中,量词数量庞大,因此在量词的教学过程中,应从语素释义的角度理解量词的内涵意义。比如数量词“条”,本义是指又细又长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条”主要是指示对象的特征。因此,作为对外汉语老师,我们应该加强汉语本体的认识,着重辨析易混淆的量词。追溯到汉字的古代汉语,给学生讲解不同量词所含的具体内涵。
2、加强机械操练
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偏误。因此,在语素释义法的教学之外,应辅之以机械操练法。在不断的造句、搭配中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纠正学生出现的偏误。
五、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易混淆量词“双”、“对”、“副”的使用原则,以及泰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通过分析“双”、“对”、“副”,我们更深层理解了其各自使用的对象和规则。因此,在对泰国留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初级阶段,我们应该首先从词序表达入手,减少母语泰语对泰国留学生数量词表达的影响。其次,我们应该利用情境着重介绍个别易混淆量词的使用规则,使用语素释义法、对比法,将汉语与泰语联系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汉语的名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