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热衷“性教育”为哪般
先有小学性教育课本,据说是为了解答“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当然回答是完全合符科学常识的——爸爸妈妈相爱、性交,然后妈妈怀孕,然后妈妈产下了“我”,从而否定了“我”是垃圾堆捡来的,是树洞里榨出来的,是妈妈胳肢窝里掉下来的等等充满奇思妙想的谬误。然后有教育十五六岁中学生怎么使用套套的事儿,记得去年还有成都某中学男女学生“有一套”的正面新闻,似乎他们正等着急用呢,似乎老师们正操心,要不马上教教他们,就坏事儿了。最近又爆出高校开恋爱课教同性恋的事儿,让老夫子一愣一愣儿的,反应不过来。难道是嫌大中学生谈恋爱不够火爆?或者技术含量不够高?或者怀疑新生代的“能力”不如老一代,不具有无师自通的本事?需要教一教?这种状况着实令笔者茅塞难开。
笔者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思想保守的人,笔者一惯赞美并讴歌爱情。从“窈窕淑女”到“乱世佳人”,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一个个凄婉迷离的爱情故事,无不使人受到精神情感的洗礼和升华。他们为了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为了那一份纯美,为了心上人的幸福,真正做到“爱着你的爱,痛着你的痛”,百折不回,义无反顾,不惜以身抗法,玉石俱焚,感动并激励着一代代有情之人大胆地追求幸福的爱情。卓文君为了爱,不惜抛弃富裕的家庭与寒儒私奔;崔莺莺倾慕张生的才品,甘冒大逆不道的罪名,翻墙与张生私会;杜十娘则因不堪忍受情郎李甲的出卖而怀宝投江……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为一代代人提供了纯净的精神营养,也提升着我们中国人的道德品位。它告诉我们,爱情是两情相悦,爱情是无私奉献,爱情是默默守望,爱情是理解支持,爱情是彼此忠诚,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爱情是一份责任,爱情是“牵挂着你的牵挂,幸福着你的幸福”!爱情不是利用,不是苟合,不是骑驴找马,不是始乱终弃,不是按金论时,不是“包”和“傍”。
一句话,爱离不开“性”,但“性”绝不是爱!试问西门官人对潘金莲有爱吗?如果有爱的话,那是爱好。“性”“爱”不分,使得多少痴男怨女只闻上船笑,不闻下船哭。
照笔者的理解,“性教育”怎么也离不开“脐下三寸”,否则,它就不是“性教育”而是“爱情观教育”。如果是后者,为什么不能名正言顺呢?如果是前者,那么有关部门还觉得我们的社会、我们的90后不够开放吗?他们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够广泛吗?还是认为他们的“性”活动技术含量欠高?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啊。“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具有无师自通的特征。青少年对“爱情”本来的纯真的梦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性”的羞涩。一旦失去了这层遮羞布,他们的行为将会更加大胆,更加放纵,不仅伤害自身,而且危害社会。
也许教育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比如打消青少年的性神秘感,让他们(主要是她们)懂得自我保护,再上升一点,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被爱,怎么求爱,等等。可是笔者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是“脚痒抠屁股——抓错了地方”,有人认为有纵性之嫌,一点也不过分。我国性开放到了什么程度,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性开放与道德沦丧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与乱性是分不开的。在这种国情之下,不去培养青少年正确健康的爱情观、审美观,不去教育青少年自珍自爱,不去告诉他们学会担当,反而人为地打掉性的神秘感、羞涩感、庄严感、神圣感,这合适吗?合理吗?对一群缺乏健康的爱情观、审美观的人施行“性教育”,无异于告诉他们怎么做爱。真是“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醴酪”!
一个舍“爱情”而取“性”的国度,不会有高尚的道德。
老师们,在“爱情观教育”与“性教育”的问题上,不要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了!校长们,教育官员们,不要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去搅这趟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