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逐步从传统课堂过渡到新课改

作者:陈建兵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5-03人气:908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

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厚重沉淀,积累了很多课堂教学经验。首先是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然后可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随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或手势,都对学生有启发诱导的作用。教师在讲授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解决时的思路讲解出来,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传统教学在讲授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例题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从中慢慢地品味和细细地咀嚼,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能力。传统教学给师生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这就为学生和教师潜能的发挥留有相当的空间。这些正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

传统教学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但数学教学中仅借助“黑板+粉笔”,学生会感到抽象,难以消化和理解。如教师对于某些概念的讲解,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述,而对于其形成过程,由于缺乏演示工具,通过口述和板书又难以充分表达其变化的细微过程,所以,舍弃直观的背景,以一种静态的语言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已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由于缺少经验的支持,而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了解感到茫然。传统教学模式单一,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能适应所有知识接受者的思维方式。传统教学中板书费时、效率低,课堂上教师书写板书总是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在习题课中更为突出,复杂题图绘制困难且费时,板书常写常擦造成教师劳累,影响课堂效率和授课容量。

二、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优劣

新课标的新理念"标准"中提出了10项课程基本理念,通过这10项课程基本理念,使我们明确了数学新课程的定位.我在新课改教学中体会到它的优点主要在(1) 课堂引入多样化,知识传递面广而有趣(2)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上课形式多样化,学生不易分心(3)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质疑,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4)积极的评价体系可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学习上的自觉性得到养成.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表现之一:课堂"含金量"下降,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减少了.由于数学这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覆盖面大,学生学习起来就象蜻蜓点水,没有得到强化训练,直接后果是学生考试成绩大不如前;表现之二:课堂纪律较难保证,教学时间较难监控,学生讨论有时会"走调""离谱",尤其是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突发性事件较多,课堂显得乱,时间分配不是恰如其分,效果往往达不到期望值,易给教师造成受挫心理(因为课堂容量大,课前要做很多指导工作,开展活动时引导后进生、监控纪律又是关键,常常累得筋疲力尽);表现之三:优生更优,后进生更落后,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常常有层次不同的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致使一部分后进生认为新课程学习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渐失兴趣;表现之四:理论上学生虽然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理念,但面对庞大复杂的生活,却不知如何获取信息,获取什么信息,怎样处理信息。

以上问题是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产生的,有一个循序渐进并日益凸显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少老师大发感慨,新课程越来越难教了。因而有些人干脆又回到原来的教学状态,驾轻就熟用原来那套教学方式。这当然不可取。那么我们的教学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出路何在? 

我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模式各有千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肯定课改,也不能固步自封,没有创新.新课程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乐观、自信、会玩、会学、会生活的人,而学生的主要活动地方是学校,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平台是课堂教学。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某一个方面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作了很多实践和研究。部分一线的教师往往只看到优秀教师某个课堂中的一个或几个亮点。认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就是要热闹,就是要有活动。不注重课堂实效还常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无效教学的借口。我个人根据从教来参加各类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和反思,认为新课程应该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

三、在传统课堂要分数的前提下,过渡到新课可以先从课堂形式中植入以下理念:

(一)合作探究,发展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 数学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的内容可以是数学概念,公式推导,也可以是疑难问题,解题思想方法等。“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这种方式在传统课堂中应该介入.
  (二)激励无处不在。

“评价”就是一种激励,其中令我深有体会的是构建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仅是选择。评价应重视做到:

1、注重激励性。评价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不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突出主体多样性。评价主体不再是唯一的教师,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与学生评价的机会:“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谁来说一下哪个地方好?”等等。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纳和吸取,建立每个人的美誉度评价会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3、在评价中讲究批评的艺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做错事情,说错话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善于正面引导外,还要善于批评,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学习,侧重于积累。新课程实验教学则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要主动地参与。教育都是为了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代是进步的,教育也需要要改进, 这个过渡是漫长的,我们应在传统模式中在不断摸索完善走向课改.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