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获奖联想到中学语文教育
一、 坚守民族本色,弘扬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确博大精深,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底蕴和世界任何一个文明古国相比都一样璀璨夺目。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只用西方的文学观向文学看齐的话,那么老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从诺贝尔奖的主旨上来看,是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本民族的思想渗透其中。但凡经典著作都能禁得起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角度的考验,而事实证明能汲取民族土壤的丰富营养,保持优秀传统纯正血液的文学作品是经得起这样的考验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又目的又方法地,并且持久地引导学生关注,吸收民族本色文学的营养就显得课外重要。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哪个版本都非常关注民族文学的篇目。例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节选作品均占很大比重,高中选修教材也有体现,可是在教学中能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或民族传统要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更谈不上领略民族精神气质。举例陶渊明及余秋雨等作家都是脚踏民族与社会的土壤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莫言被诺奖评委称作非常执着的作家,在我看来是能顽固守住对民族血液的继承,是成就中国文学的必然条件。高中语文必修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我曾多次提及作者施耐庵天衣无缝的叙事技巧,自然无痕的巧埋伏笔。可见中国文人的心思之细腻缜密,这也与中国哲学的沉静深邃有关。引导学生寻找中国文人的个性魅力应成为追溯民族文化的一堂必修课。
二、 关注文学应先关注人性。莫言在接受央视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他个人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在于自己充分表现和表达人作为人的特质,既不刻意美化谁,也不刻意丑化谁,而是充分尊重人本身尊重人性。这就让长期重视文字质量的我突然意识到天天教语文却忽略了语文从何而来,文学为何而生,对人与文学的联系不屑一顾。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注重情感体验关注生活,就是在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一点,可是我们依旧乐此不疲地教写作技巧,抓背诵默写,讲应试技巧等,忘记了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来源于课堂之外。所以尊重语文应从尊重人自身开始,尊重作家,尊重生活,尊重作家笔下的人物,尊重自己,尊重活生生的人世间的人。让学生意识到学语文即是在学自己。而这种尊重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无关。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我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分析人物命运,体会叙事风格,感受语言之美等方面,真的是忽略了沈从文极力表现自然人的自然之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甚至不惜痛苦地为人物加上一个悲剧的结尾。也许这就是人本质最真实的表达,唯美的环境,至善的心灵却不一定有完美的结局,这才是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让学生看到生活与文学的关系,关注人所以为人的一切特性,激发学生创作的原动力,这才是我们尊重文学的真正态度。
三、 关注文学表达的多样性。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为莫言。颁奖词为: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当然,我们绝不是要把评委们的口味拿来做文学教育的目标,更不是为了把学生训练成各类文学奖角逐的预备队员,而是为了探求一条振兴中国文学的路径。开拓,创新,进取同样是文化发展的一面旗帜。求发展,求突破与前面所讲的坚守传统,保持本色并不冲突,也是有不断继承与创新才使得民族文学更具生命力,这一点莫言无疑做到了。中国文学之路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应当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形式,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整理或总结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不同话语风格,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表达样式,中外作家同一题材不同的叙事方式与抒情方式等等。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当然这要求教师能积极有效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去接触和感受风格独特的具备文学个性的作家作品,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学敏感度。只有开拓视野,广纳百川才有可能独树一帜。让学生具备文学眼光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四、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创作的习惯。中国人喜获诺奖消息一传开,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读书热,文学潮,有股热潮能持续多久?当莫言的书被抢购一空时谁记得曾经和莫言一样默默无闻却又醉心于文学的作家很多时候他们的作品都长期摆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调查国人每年的阅读量人均不到一本。阅读习惯关系到人文修养和民族气质,因此在学生时代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将事关重大。但事实上,现在中学生似乎只对语文教材上的篇目能做到深阅读,对写作简直反感极了。大多数时候甚至是考试作文都是凑够字数了事,其实把写作与阅读有机结合是个不错的办法,在赏读课文时,时常有意识地结合学生们的写作薄弱环节加以点拨,以教材为范例讲练结合是很多老师采用的办法。另外组织各类阅读写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体会阅读与创作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也是途径之一。
总之,希望一线教师们一起努力,让获奖的影响不只是一时的热度,更能让文学成为孩子们一生的热爱,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最愿意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