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制约因素
一、迁移理论与二语习得
心理学角度分析,迁移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另一种知识的学习中,进而达到迁移的学习效果。很多外语学习者习惯性的将学习母语的方法迁移到目的语的学习中,进而产生了语言迁移现象。语言迁移主要指那些利用母语句型与交际策略来学习外语的现象,而正迁移与负迁移则是语言迁移理论中的两种迁移结果。正迁移,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结果,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知识与技能时,会将其与母语的语言特征相联系,当母语与目的语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的学习结果;反之,当母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特征不同时,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出现负迁移的学习结果。外语学习者需要找出影响语言迁移效果的制约因素,并克服那些负迁移的制约因素,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二、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制约因素
(一)语言结构错误的回避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将母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语言结构的错误,而学习者并未正视这些错误现象,反而利用简单的语言结构来进行回避。在汉语中由于没有英语定语从句的结构,因此学习者会使用两个简单句来替代,如翻译“我有一个中学生的哥哥”,正确的英文翻译应是“I have a brother who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由于学习者不熟悉定语从句的结构,常用“I have a brother. 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这种错误的表达句式来翻译。
(二)过度概括语法及词汇形式
由于对TL语法知识没有学习到位,学习者在运用语法及词汇形式时会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现象,造成错误的表达形式出现。如英语中有“have a + 动词”的结构,学习者常用到“have a walk”的词组,于是在迁移学习中便过度概括的使用“have a picnic”这种错误的词组表达形式。诸如此类过度概括语法及词汇形式的现象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者及时纠正。
(三)词汇与语音的错误替换
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将母语与目的语的词汇及语音进行错误的替换,进而造成表达方式上的错误,如一个法国学习者因为不熟悉“very much”词汇的表达,于是就会使用“tres bien”这个他所熟悉的法语词汇来替换,但这种替换的表达形式是错误的。在学习英语的中国学习者中,也经常出现词汇与语音的错误替换现象,如英语中“θ、e”这两个音在汉语发音中没有相似的语音特征,于是中国学习者常会用“s、z”的发音来替换,从而产生负迁移的语言现象。
(四)表达结构的仿造
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习惯性的将汉语句式的表达结构套用在英语的表达上,造成表达结构的仿造问题。如在汉语表达上由于注重主题(topic)的突出,所以常会忽略句子中的主位,常出现“I am so tired today”的错误表达句式,这与英语中注重主位(theme)的表达结构不同,正确英语句式的表达应是“Today is so tired”。此外,由于在汉语中有表示因果、转折关系的复合连词,如“因为…所以…”等,但在英语中没有复合连词的表达,因此Though 与 but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中国学习者却常常犯这种仿造表达结构的语言迁移错误。
(五)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
英汉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中常常会出现误译的问题。如“母老虎”在汉语中有凶悍的意思,而英语中则代表狡猾的含义;又如“老鼠”在汉语中丑陋、肮脏的代表,而在英语中却表示美丽,英国人常用“a mouse”来形容一个女子非常的美丽。在语言迁移过程中需要学习者深入研究两国之间的文化,以免在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二语习得中的非语言制约因素
(1)年龄因素
在语言迁移的二语习得中,年龄因素制约着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掌握程度,一些研究者普遍认同儿童阶段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有利时期,因为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但儿童在这方面的困扰较少。在语言迁移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学习资料及学习方法,进而达到正迁移的语言学习效果。
(2)动机因素
动机因素是促进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强大动力。工具性动机是学习者因为考试原因、交际原因、工作原因等学习第二语言;综合性动机是学习者为了赢得外语语言群体的认可语接纳而主动学习目的语言。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学习欲望,能够提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效率与质量。
(3)个性因素
学习外语需要学习者勇于表现、勇于开口、不怕犯错,要有自信心,这样才能学好第二语言。那些性格外向,善于表现自我与个性的学习者往往能更加快速的学习好外语,但是许多中国学习者往往就因为缺乏自信,不敢开口与他人进行外语交流,所以他们的二语习得效果并不高,制约着语言迁移中的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