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象及其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一、意象及其要点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那么,到底什么是意象呢的要点呢?本人认为,其要点应该是:(一)意象是个整体,意象中每一个成分都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二)意象中充满情感和生命。(三)意象是富有个性的“活的东西”,是一种生命形式。(四)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
二、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的方法
1、注重意象的积累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者短语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笠翁”,“楼船——夜雪——瓜洲渡”。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意象有描写性的(静态的),如“孤舟”、“笠翁”。有叙述性的(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增大意象的积累量,对于快速解读诗词的意象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2、正确解读意象
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 :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4)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泡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7)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
三、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一首好诗必然具有真切感的意象,让读者吟咏诗句是能比物附情,留有生动深刻的印象。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 、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了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近、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
二 、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两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细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雪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
三 、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杜甫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雪莱曾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
我们知道,学生真正理解了意象及其作用,答题时便能得心应手。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对于解答考试当中诗歌鉴赏题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用“晚来风急”“大雁”“满地黄花”“梧桐和细雨”等意象烘托出一种孤独悲苦的氛围,表达词人对丈夫去世的悲伤心情。这首词中,词人先用特殊的时间:“乍暖还寒时候”,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内心的凄冷;用“喝酒”的做法,来说明用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用落花满地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凄苦;用飞过的大雁来暗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和丈夫传书寄情了;用整日飘落的秋雨,以及雨打在梧桐树叶上的声音,进一步衬托词人失去丈夫后的悲苦孤独。掌握了这些意象表达,在处理诗歌鉴赏题时才能够解答准确。理解了诗歌意象及其作用,就会更好地领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会更深刻地体会诗歌中的哲理,这样一来,我们的诗歌鉴赏水平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