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交往学习的课堂应用研究——以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学片段为例

作者:黄师懿顺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4-17人气:860

交往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以语言符号作为媒介,学习主体交换载有精神价值的信息,以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情感和态度的共识、共享和共进。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在某一方面拥有更多的信息,更高的认知水平,作为进步文化的代表与学生进行交往。因此,交往学习并不是盲目的。

一、交往学习的条件

虽然交往双方在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只要进入互动过程,平等相待是重要的前提。只有在民主开放的条件下,交往主体才能感到自由、安全,高效的交往学习才能产生。

在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课堂上,民主、开放的氛围十分浓厚。以下是支老师在上小学语文《古井》一课的时候的教学片段:

生:我不懂“歉意”是什么意思。

师:请你把那句话读出来。

生:(读文)“‘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俩口带着歉意说。”

师:你用“歉”字组个词。

生:道歉。

师:对呀!你读的这句话是讲老俩口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向乡亲们道歉。

师:为什么道歉?

生:乡亲们老给他们挑水,又不要报酬他们觉得白让大家干活,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所以就道歉。

师:那么你说的“心里觉得对不住乡亲们”是他们的什么?

生:歉意。

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既然明白了,请你用带着歉意的语气读一下老俩口那句话。(学生读文)他读得像在道歉吗?(生答不像)你今天迟到了,半路推门进来,影响了大家学习。为这件事你向同学道个歉,要表现出“对不住大家”的心意。

生:我今天迟到了,打断了同学们的学习,对不起大家。[1]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支老师并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歉意”的含义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一问一答中,采用启发和表演的方式来探讨“歉意”的意思。在这样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有效的交往学习便产生了。

二、交往学习的过程

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互动和对话,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是在相互切磋中生成的。通过对话,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认识是否片面,是否漏掉了关键信息。在教育中,对话与互动的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教育中的对话主要是指师生或生生之间以语言或体态(如眼神、表情或身体动作)为中介所发生的精神交流、沟通和互动。教育中的互动主要是以语言或体态为中介而发生的符号性互动或心理互动,对话是其主要形式。”[2]借此,我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个性。一个人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了解他人,走入他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和对话具有以下三种作用。第一,营造竞争的氛围。“对话具有激励、鼓舞参与者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地与对方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动机作用,如向对方提出挑战、努力说服对方、回应对方的问题等。在辩论、争论、讨论等对话方式中,学生往往表现得比平时更加主动和积极,更有热情和激情。”[2]第二,使学生学会协调。对话和互动的目的是双方的观念能相互融合、达成一致。如何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通过协调找到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观点,这些能力都可以在交往学习中逐步获得。第三,开拓学生思维。双方经过碰撞会生成预设之外的解答,而这些对教学具有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如何诱导学生一步步达到这些目标考验的是教师的机智。特级教师支玉恒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以下是他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指名学生板书课题后)师:“古井”,“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加一个“古”字?

生:因为这是一口古代的井,不加“古”不知道。

师:古代的井?秦始皇喝过它的水?

生:不知道……不一定(笑声)。

师:我要说这口井是一百年前的井,行吗?

生:可以。

师:那一百年还算古代吗?

生:一百年应该……不应该算古代,不够太古。(笑声)

师:这样说,把“古井”解释为“古代的井”就有点不太合适了吧?怎样解释?

生:我觉得应该说是一口古老的井。[1]

支老师在与学生的对答中,发现学生对“古”字的含义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于是,支老师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运用举例的方法,以幽默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通过引导,使其很轻松地掌握了“古代”和“古老”这两个近义词的区别。

三、交往学习的结果

由于交往双方相互借鉴和调节达到了认知上和情感上的融合,增加了个人的信息储量。通过参与者的相互作用,自身的心理结构在他人的影响下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视野。因此交往学习具有个体独立思考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结语

纵观交往学习,它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其中,但却能使学生在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中发展自我意识,丰富心理结构,形成社会性素质。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