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
随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媒体已经成为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最能广泛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虽然媒介教育被引入我国已经有多年,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媒介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学生对媒介信息还缺乏理性的判断,如何教育学生理性地辨识媒体这一介质,并有效提取媒体所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展
英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便将媒体教育作为正规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将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形成以培养文化品位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其媒介素养教育以六个问题为基本内涵:谁生产了媒体文本?媒体文本形式为何?媒体文本如何被生产?听阅人如何理解文本?目标听阅人为何?文本如何再现真实?[1]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分为儿童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成人阶段,较少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但近年来陆续出现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媒介素养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陆续开展,截止到九十年代初,在大西洋省份教育基金组织和西部基础教育协作草案议定书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媒介素养教育最终被正式纳入加拿大全国范围的课程体系。日本的媒介教育起初是由民间团体推动,2000 年日本东京大学推动的媒介素养结合媒体、政府及民间组织、高校专业人员形成产、官、学研究的完整思路。[1]我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引入“媒介素养”的概念,自1997年卜卫教授发表第一篇关于传媒素养教育方面的论文以来,传媒素养教育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没有质的飞跃,2004年以后在介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呼吁和初步设想。
二、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不足
(一)教育对象偏于狭隘。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须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开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课程计划。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三)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三、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
(一)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并开发了很多校本特色教材,如上海交通大学自编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教材,着重从媒体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系统讲授。出教材外,还有各类媒介素养教育著作,如张开先生的《媒介素养导论》。各种媒介技能教学程序软件包,电影片,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材外的补充课程资源。
(三)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
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是指基于现有课程体系,选择与媒介教育内容相近或相关联学科,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加以渗透和融合进去的课程方式。[2] 已有的研究多是媒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外语、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教学联系,学科融合的领域较为狭窄。应当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性,将媒介素养教育渗入文学、美术学、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在高校学科专业中讲授媒介基本知识、媒介技能、媒介审美及道德等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