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MHK考试浅析如何提高我校预科学生汉语阅读能力----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
一、MHK考试的目的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为MHK)是专门测试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民族汉考是一个可靠,有效,因而也是权威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考试成绩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应考者的实际汉语水平。其中阅读理解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也考查生对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试题包括题材,体载,语体,语言风格,长度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选自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内容覆盖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科知常识,人物活动,地理环境等许多领域。1
二、调查的情况
本文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的预科学生汉语阅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采取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该校预科学生在汉语阅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调查对象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预科学生共有18个授课班级,其中包括各个系各个专业的预科学生,课题组的成员根据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不同,选择最具有典型的三个系2012级计算机系(2)班、艺术系(4)班、政史系(3)班的预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和田师范专科学校预科学生的实际汉语阅读水平、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总结了该校预科学生在汉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预科学生的实际汉语阅读能力为目的。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预科学生汉语词汇量匮乏。
词汇量的多少是决定学生汉语阅读是否能够顺利地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预科学生来说,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是提高汉语阅读首要的任务。《MHK大纲》要求民族考生必须掌握全部甲、乙、丙级汉语词和部分丁级词。汉语词汇量掌握的多少会直接影响预科学生的理解能力及阅读速度。大部分预科学生,尤其是我校艺术系的预科学生往往由于词汇量过于匮乏,导致考试成绩较低。预科汉语阅读教学实践证明,在汉语阅读中词汇量匮乏会造成预科学生焦虑、自卑、对汉语阅读兴趣减弱,这会加大汉语阅读的难度,从而造成预科学生的心理障碍。可见,词汇量匮乏是预科学生汉语阅读效率低的因素之一。
(二)预科学生汉语阅读习惯欠佳,速度过慢。
部分预科学生汉语阅读速度较慢,逐字逐句阅读。一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马上查工具书,不会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及教师讲授的阅读技巧去猜测字、词的意思。有的预科学生在读汉语文章时遇到一些难字、难词、难句竟把它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去分析理解。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汉语阅读速度,也直接造成了学生在平时做题及考试时时间
不够用。
(三)预科学生汉语阅读兴趣不浓。
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我校的部分预科学生,尤其是艺术系的预科学生学习能动性差,对汉语阅读兴趣不浓。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汉语阅读能力,而是为了应付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及MHK考试。因此,学习自觉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一遇到问题就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解决,根本不懂得自己处理难题。
四、改进对策:
(一)扩大词汇量,找关键词猜测其义
一是、汉语词汇量不足是预科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汉语读物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在汉语阅读中预科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不仅是汉语阅读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必然要求。在预科汉语教学中,汉语的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以扩大词汇量为主。扩大词汇量光靠课堂上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汉语阅读实践,词汇量才能会不断地增多。对汉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如我校艺术系的预科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一些较短的故事性的文章,比如《故事会》,上面小故事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内容极其丰富。对汉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我校理科班的预科学生可以让他们看一些《读者文摘》、《大学生》、《青年文摘》等这些文章既反应了社会真善美,又让学生品味平常生活的滋味,是预科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汉语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是、 在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词既能反应的主要事实又能反应特定细节。一般在MHK阅读材料中关键词涵盖较广。比如包括一些标题、承接语、过渡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在一篇汉语阅读资料中所遇到的生词并不是单独出现在文章里,而是受一定的情景或上下文的限制。根据上下文猜测其义是目前最常见、最直接、最有效地一种猜词法。预科学生可以通过生词前后的一些单词来进行推测。三是、为了提高预科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让预科学生熟练地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包括近(反)义词、网络语、习用语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汉语阅读理解。
(二)课堂内外相结合,拓展预科学生的阅读范围
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并不能提高学生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进入专业课学习的需求。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知识水平,从学生的汉语阅读实际水平出发,以课本为主,课外阅读为半辅,加大阅读量,使阅读资源的丰富多样,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汉语词汇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供学生阅读的汉语读物非常广泛,要加以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读物,不能使学生任意阅读。教师应收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有计划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专门编写或购买一套与教材相配套的课外读物。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借阅《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汉文杂志等,也可使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查阅国内外最新闻消息。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外读物要与学生实际汉语阅读的水平相适应。如果太难,学生觉得都不懂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如果太容易,学生又会觉得没什么收获。第二、是读物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不能使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如果这样做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除此以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及社会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阅读量不仅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还包括社会文化知识。实践证明,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阅读理解能力不一定强,阅读速度也不一定快。
(三)树立预科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因而阅读时一定要让预科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一是、阅读时一定不能出声朗读或用笔一字一字地指读,要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二是、不要逐字逐句地读,否则不仅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还会影响到阅读速度;三是、不要多次回读,这样做不仅无法使大脑对短文的做出正确的理解,而且还会减慢阅读速度,要专心致志地跳越障碍一口气读完;三是、应该让学生养成根据上下文句意学会揣摩生词及语境义的好习惯,不能使学生养成一遇到不认识的汉语字、词就马上查字典的不好习惯,必要时学会跳读。四是、要让学生养成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考虑问题的习惯。不能养成在阅读时边读边翻译成本民族语的坏习惯,这样既不利于阅读理解,还会影响做题速度。《MHK大纲》要求考生阅读速度为150-190字/分钟,这就必须使学生把握阅读速度,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阅读的兴趣。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预科学生接受汉语阅读知识的效果。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的,不断深入推动课堂阅读教学的,使学生在深入理解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扩大学生的汉语词汇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课堂上,教师要激趣导课根据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地融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