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标下语文教师教学行为反思

作者:马春猛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3-28人气:673

课堂教学追求看点,哗众取宠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新课改过程中,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上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表面繁华的背后,实则浮华空洞。

如一位教师教《林黛玉进贾府》,在讲“宝黛初会”这个场面时,问同学之中有没有会唱越剧的,果真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唱了,课堂上一阵欢笑。后来又问:“宝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宝玉是个“情种”,学生又笑逐颜开。教师接着问:“黛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猜了半天,教师说:“也是一个‘情种’。”学生再笑。教师又问:“你们想想,这两个‘情种’要是碰到一起,眼神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再大笑……如此教学,学生只是被教师不停的“逗乐”,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品味,何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

无视学生的存在,完全根据教参讲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他始终没有为这一人物所感动,或者说这人物压根就没有进入过学生的心灵,那么,不管这人物高尚也好,卑劣也罢,老师或人们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就会非常遥远。

所以,让学生学会感动应是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课堂上不能发现学生的优秀

在球场上看球,看一中锋投球无比准,动作又无比机灵,才说“这个人哪个班的”,等他一回头,却发现是自己班级里坐在后排的平时默默无语的忠厚学生;看校艺术节演出,听一个学生歌唱得字正腔圆,宛若某一歌星,正以为自己是在听某歌星演唱会,就马上有人补充说,刚才台上那个唱歌的是你们班的学生某某。

学生的优秀总常常在语文课之外被发现。大概是因为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在语文课外又缺了一颗沟通的心。

教师成为鼠标的奴隶

近日,笔者担任了高中语文教学竞赛的评委,所有参赛者都使用了多媒体,似乎公开课乃至平时上课都少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这样,师生间的启发、问候、表扬等互动少了,甚至有时整节课老师都很少发言,只是不停地点鼠标,学生像看电影似的。教师为了应付课件,目光投向电脑屏幕的时间多于投向学生的时间,用课件代替讲解,用课件代替板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惟恐打乱了自己的思路。教者在课前忙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在课堂上最担心的不是学生答不上问题,而是多媒体出故障。

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语文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

聪明的语文教师也许会这样做:将教科书内容整理成条条的知识,再分解成各种题型,然后就将它们炮制给学生反复阅读练习,这样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一定会令人满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掌握谋生技能,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新一代人的内心燃起求知的火焰。”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功夫应该全在课堂上,全在学生的心灵的感悟中,全在灵魂的打造里。

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

20011年5月,我市对本年度办理高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了业务考核——15分钟说课。笔者听了19位语文教师的说课,说课内容有8人说《桃花源记》,11人说《苏州园林》。不管脱稿说课,还是持稿说课者,其教学模式都是惊人的相似,即作者介绍、课文分段、内容分析、写作特点。

愚以为传统的教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面对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如段落的划分相同,提出的问题相似,教学观点一致,板书设计与教材完全相同。一言以蔽之,教参成了教师的金科玉律,教参成了教师的搬运站,教参成了传声筒。谁也不敢抛开教参自作主张,谁也不敢跳出教参的圈子,尤其是教参的观点,唯恐把握不住教参上的重点、难点而上砸了课。严重缺失自己的独立精神和教学个性,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的影子。

板书的缺失  

不难发现,在一些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伴随着音乐滥用的是板书的缺失。更别说学生走上黑板的板演。即便是不可或缺的一行课题也用黑板挂上或用纸片贴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课件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板书功能已被一些教师忽视。

板书就是要把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或重要的知识写在黑板上,使有声的口头语言以浓缩的方式书面化、视觉化,具有提挈要点、强化记忆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在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随时解读。条理清晰的板书,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构筑知识网络,进行知识内化。它的启发功能、美育功能、改进功能、示范功能,有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这种作用是任何课件都不能够替代的。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求真应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实践新课标的今天,只要我们本着务实的教风,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就一定能体悟到新课堂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