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朝鲜族“农乐舞”的教育人类学探究

作者:张玲玲 董旭明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3-25人气:2058

一、“农乐舞”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

(一)历史背景

朝鲜族民间舞蹈“农乐舞”俗称“农乐” ,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 【1】朝鲜族长期从事北方水稻生产,为了便于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和管理,他们多采取集体劳动、相互协作的劳动形式。人们每逢下地,都将"扁鼓"和"唢呐"与农具一起带往田间,休息时,人们便在明快的鼓乐声中即兴起舞,以欢乐的歌舞荡涤疲劳。

(二)表演形式

"农乐舞"的两种形式,一种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主要由农乐队的舞者表演小鼓舞、象帽舞、长鼓舞、舞童舞等。各场面的选择取舍及队列组织均由击小鼓者指挥。"农乐舞"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舞者先后表演处于站立、行走和支、转于地面姿态下,用头部将彩带甩出水平、垂直、倾斜方位的圆弧。更有技艺高超者置身场地中央,表演着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

二、“农乐舞”的传承途径、传承内容、演变发展及保护

(一)传承途径

1、在自娱活动中传播

农乐舞除了表演性的舞蹈在动作上要求难度大,群众性娱乐的群体舞易学,老少皆宜。东北地区也有其它少数民族,通过农乐舞的表演,朝鲜族与其它民族相互交往,农乐舞在自娱活动中得以普及。

2、在舞台表演中提升

近年来,农乐舞由最初的民间原生态欢庆舞蹈搬上了各大舞台,成为舞台艺术表演。通过舞台表演,更好地宣传和提升农乐舞的民族艺术价值。2012年7月30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上,代表队精彩纷呈的表演,仿佛将人们带入朝鲜族先辈们劳作、秋收、祈福、祭拜的现场。

3、在民族学校、夜校和老年协会中传播

在东北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农乐舞由传承人和民族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当地的民族学校、夜校和老年协会的相关文艺活动中得到广泛推广。

4、在传统节日、文体活动中传习

农乐舞往往与朝鲜族民俗活动相结合,每逢朝鲜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盛大宴会等活动,农乐舞都是必跳的节目。因此,朝鲜族传统节日和文体活动成为人们学习和传承农乐舞的重要场所。

5、利用现代传媒和传播工具传播

与以往的传统方式不同,书记出版、VCD、DVD等光碟的发行,电视节目的录制,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的使用,使农乐舞的传播更加广泛,传播途径更加便利。

(二)传承内容

1、民族文化的传承

“农乐舞”从最初的成人群众自发的集体舞蹈发展成如今老幼皆宜的创作性舞蹈,从对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使人们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陶冶,不断传承着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

2、生产劳动技能的传授

农乐舞模拟生产方面的动作有“雀步”,它是农乐舞的基本步伐,舞中手持小鼓和鼓棒弓身碎步前进的动作,即是从狩猎时代的猎人瞄准野兽放箭动作中模仿而来,后来又发展为骑马射箭的动作。

3、生存和生活技能

农乐舞中最特殊的技巧就是转动系有飘带的象帽,据说这是从狩猎时代使用工具诱捕野兽的活动中演变而来。又如,叫做“阵巫”的一小段是从表现军士的操练、厮杀演变而来的,反映出古代曾将农乐舞当作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

(三)、演变发展

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乐舞具有久远的历史。早先的农乐舞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如在农历年初巡回邻村跳农乐舞时,有祈天的“场院巫”,经过井旁时表演“井巫”,过桥时表演“桥巫”。“农乐舞”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具有鲜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观赏的。其舞蹈形态复杂,动作洗练,技艺高超,因此在朝鲜族舞蹈中享有独特地位。解放后,艺术家对“农乐舞”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4个小时的表演改成20分钟的大型舞蹈品,将“农乐舞”搬上了大雅之堂。

(四)“农乐舞”的保护

2006年农乐舞被批准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东北三省唯一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蹈类项目。但是,这种古老艺术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和老艺人相继离世的影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三、“农乐舞”对人的影响

 (一)对人的智力因素的影响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农乐舞”锻炼了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表演,加强了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农乐舞是群体舞蹈,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要集中精力,注意自己及同伴的步伐和节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农乐舞的编排也加入了现代元素,需要人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来增加舞蹈的美感和时尚感。农乐舞通过多年的演变,增加了大量时尚元素,这种演变过程体现出人们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2、培养注意力以及身体的协调

跳农乐舞,使舞者身体各部位都在运动,变化动作多,舞姿别具一格,动律感强,手、眼、脚、身、法、步等在舞蹈中得以发挥自如,给人带来美感和震撼的同时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显著提高。

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多中心注意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多中心注意是指在同一时刻能注意的事物越多越好。多中心注意的人,创造性思维强。【3】农乐舞中的大量动作都是朝鲜族人民模仿日常生产生活,通过舞者的手、眼、脚、身、步伐等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所以在跳舞的过程中,舞者要注意多部位动作的协调搭配。表演的过程,锻炼人多中心注意的过程,从而增强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对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农乐舞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艺术,它和其他诸如语言文学、原始宗教、民族传统习俗或传统节日等观念形态一起,在朝鲜族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凝聚力,每当逢年过节、欢庆丰收的时候,各村的人们聚集到一起,跳农乐舞,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同时民族凝聚力也得到提升。【4】

2、培养兴趣爱好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年节喜庆、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琴声,翩跹起舞习以为常。农乐舞给朝鲜族人民带来了快乐。通过在耕种活动中农乐舞的表演,促使民族成员积极参与到农田工作中,形成健康高雅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民族情感

在节庆活动中,农乐舞的表演激发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歌颂,提升了人们的道德和热爱民族的激情。

4、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农乐舞”属集体舞蹈,动作有快有慢,形式多变,姿态十分丰富,需要每个舞者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才能将舞蹈演绎的精彩。跳农乐舞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过程。

在城市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护与传承“农乐舞”,对于朝鲜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推广等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广大的民族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保护“农乐舞”的活动中,争取各方面的力量,使朝鲜族“农乐舞”得以更广泛的流传。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