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活动后的思考
金秋之际,荆州市数学课堂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本人收获颇多,也有很多感触想和同仁聊一聊。
活动中有一个关于三年级的《时间的计算》,分别由的沙市的邵老师、荆州的李老师和公安的陈老师三名教师执教,他们各显神通,风采各异,赢得了与会教师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分歧。有的教师支持邵老师,认为数学应该返朴归真,还原于生活,对于时间的计算,能口算出来就可以了,特别强调口算能力。他们认为,我们成年人在计算时间上不也就是用的口算么?而另外一些教师支持陈老师,认为数学应该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从解题格式、算式、计算能力等方面都应该规范。这位教师还举出了很多学生由于解题不规范而在中考、高考中丢分的情况。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同课异构,其实就是教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解读教材,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同一内容的教学,教材只是一种学习的载体,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还取决于教者对教学目标的锁定。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侧重,又取决于教者个人的教育教学价值观。上面对《时间的计算》的两种分歧,其实就是关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观和应试数学观的分歧。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表面上看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从其实质看,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这令我想起自己曾经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这课中有一环节是认识圆周率。我让学生准备了大大小小的圆形实物,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由于周长是曲线,不易测量,直径虽是直的,但又不好确定(量的是否是直径的长度),也不容易测量,一节课下来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测量任务。为了后续的计算更接近∏的值,我还准备了一根一米长的绳子在操场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数字越大误差越小),再让学生测量。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测量的结果,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能算出接近3的值,我就感到很惊喜了,能接近3.14,那就更了不起了。就这样,一节课中的一个环节,就耗费了两节课的时间。但是,另一个班的一位老教师在教同一内容的时候,用一节课的时间,除了让学生认识了圆周率,还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计算。我觉得不可思议。可单元测试,他学生的成绩居然比我班的还好。
这事让我郁闷了很久很久。甚至我在想:“我会教书吗?”因为要想把书教“好”,有两个不同的侧重点。一方面是追求考试成绩,如果从这方面出发,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怎么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书面作业的训练上。就像西药,药到病除。另一方面是追求学生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的发展是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像中药,慢慢地熬,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在我郁闷之余,这位老教师关切地帮我进行了反思,给出的结论是,我太“迂”。还建议我理论上可以前卫些,但教学中还是要“务实”的好。可我更多的感叹是:“教育需要时间作为成本”。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呀。可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很多学校总要在期中期末考试后,就根据学生的成绩,给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奖惩呢?难道这半学期或是一学期就把人才给培养出来了吗?
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那我不仿把培养学生比作施肥:素质教育好比农家肥(有机肥),时效慢而长。应试教育就像化肥,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教师追名逐利的一条好捷径。所以园丁在施肥的时候,用农家肥的人太少,而用化肥的人很多。
我想,这就是同课异构——一个关于“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虽说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观,而源头来自于各级职能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对教师的评价。如果学生考试成绩好,学生、家长、老师都光荣,在逐名逐利的驱使下,素质教育就为应试教育让了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尽管如此,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还是“迂”一点的好,为了那一份执着,为了我们园中的那些幼苗,我们还是多用“农家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