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培养

作者:路明晶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3-04人气:833

一、大学生体质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健康状况普遍下降,学生体质急需提高。而影响高效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主要有:

1、学生自身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摄入量加大,而运动量不足,造成学生超重、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通宵上网等,对学生的体质产生了相当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依然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简单的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只是象征性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不懂得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体质。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关注不足,忽略了体育锻炼,透支了身体健康。

2、教师因素。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有些教师单纯的把体育课当成身体训练,学生学习乏味,无法提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完全采取放养模式,由于学生自律性差,而且也不够重视,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完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当起到的作用。

3、学校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有的学校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导致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很少。从主观方面来说,学校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导致大学的体育课程质量跟不上需求。

    二、大学体育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方法。

   1、提高学生体质要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首先要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体育运动负荷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反应,及时作出调整。其次,教师还要深入专研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中,使设计的运动负荷与实践的运动负荷相一致。再次,教师要对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负荷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学生情绪、天气、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况下运动的负荷程度也要做出调整。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个体状况,如果天气炎热,学生自身体质跟不上,可以先短时间的锻炼,再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在气候适宜,学生体质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延长运动时间,增大运动负荷。

2、提高高校师生对体质的重要性认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要对体质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只有培养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身体素质跟不上要求的现状。同时,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不够重视体育教学的观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严格要求和训练,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大学篮球教学为例,篮球是广受学生接受的体育项目,可以从篮球着手,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在“玩”篮球的同时,也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念。

3、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学生基本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但是相对来说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即使进行一定的体育训练,也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全面系统的认识体育运动规律以及方法,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和技术,使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训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体能状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4、构建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篮球教学为例,篮球是一种多人联合进行的球类活动,包含了相对较多的交流、协作、技战术配合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仅仅以专业的角度从技术层面向学生单方面的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改变以往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动作技术规范指导,也可以是语言的交流和沟通,构建起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身心愉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兴趣。构建和谐稳定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培养,而且更能够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训练的体育意识。

对于目前大学生体质情况的现状,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教育与学习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考虑,使学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进而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