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钢琴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
一、音乐素养是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基础
在众多的学生之中,不乏有才能出众的。但我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听见一些老师说学生的弹奏没有乐感。为什么部分有才能的学生弹不出“乐感”呢?关键在于学生没有把握作家作曲的风格、背景。因为不能“先技能后艺术,而是以艺术带动技能,以技能表达艺术”。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音乐理论教育很重要。学生的音乐理论教育主要包括,音乐与技巧、内容与形式等对钢琴表演基本问题的认识和对乐曲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点以及科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要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情感与理解的把握。钢琴作品的作者按年代一般分为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印象主义时期和近现代时期,而各个时代的作品既体现其时代性又蕴含着作曲家的思想。例如巴赫作品的风格。因为巴赫一生不追求功名,他的作品意在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所以他的作品大都不是为广大听众而写,而是为自己、家人以及他的学生演奏而写的。因此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是沉思的、哲理的、情感的闪烁与理性的思维是平衡的。弹奏他的作品力量要有控制,不能放纵,需要用心交易调节,不要有过强或过弱的对比,也不能极端地渐强渐弱,力度的变化幅度很有限。而贝多芬的奏鸣曲力度幅度就很大,变化较多,经常使用强音;莫扎特音乐的主要特征是节奏准确、精致、活泼。所以,只有知道古典主义的功能、和声与现代主义色彩和声的区别,才能描绘、把握各个时代、各种流派、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在意境、情绪、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引导学生准确分析、把握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题材风格和内容情感。尽可能地理解和接近作曲家的本来意图和总体构思,使自己的弹奏接近或基本符合曲作者的初衷。有能力、有时间的应该阅读一些音乐史及音乐家传记等书籍,以帮助理解。
其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达力。进而不断扩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打破单纯“理论”与“技能”的局限和束缚,使钢琴的伴奏得到充分的发挥。布格缪勒的作品一百号、《钢琴进阶二十五曲》,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如第九首《行猎》,这是一幅乡村庄园的狩猎图。左手和弦的推行,好似几只号角同时吹响,宣布打猎的开始。右手跳进重复音,使人如文马蹄声声,表现了猎手们奔驰追逐的情景。中断 a小调上有一些优美动听的旋律,描绘了森林、田野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色。在这首曲子中,右手的跳进与重复音、左手的和弦与双音,本来都有很强的技术性,但都与音乐表现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在音乐作品中这样的很多,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二、 即兴伴奏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关键
高师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钢琴即兴伴奏无论多么复杂多变,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要素,即1、基本的音型材料:单音、双音、和弦、八度;2、基本的音型:装饰音、震音、琶音、音阶(包括半音阶);3、基本的节奏类型:三连音、四连音、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切分音符、附点音符、休止;4、音型的走向:上行、下行、曲线、直线形;5、变化的手段: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化、音区的高低、时值的长短。学生清楚这些基本的弹奏要素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基本要素与身体各部位(如手掌、腕、臂等等)结合起来运用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作即兴伴奏。
手掌作为力量的支撑点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在教学训练中,常见一部分学生的手掌塌陷,因软而无力支撑起来,所以手掌无法充当力量的支点,这就导致手腕只能拱起来代替力量的支点。随之而来引起端肩和手臂的紧张。因此,学生在弹奏时教师一定要强调无论是弹强音还是弱音,掌架必须牢固。
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承上启下的纽带,手腕有许多上、下、左、右的动作,其中有些是手腕独立完成的,有些是需要和手臂协调完成的。此中的关键是要特别注意手指的四、五指在弹奏时,要把手调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进键盘内,使最高音或最低音的声音突出和通畅。
之所以要强调身体各部位如手掌、腕、臂等部位的训练,就是要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因为,在弹奏中,从身体接触琴凳的部分开始到手指接触键盘,之间是一个灵活调节的整体。所以,在提高即兴伴奏能力必须注意身体部位与键盘的关系,美国《钢琴季刊》杂志在论述身体部位与键盘的关系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在一般音量时,人体可以坐正;声音越大,身体就需要越向前倾向键盘;而身体若有微微后倾,也只是在最轻音时。文章哈举例说,如果强奏时,人体后倾,显然不合理;反之,在弱奏时,人体如很大前倾,也是不正确的。
三、 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关键
由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这样,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一教学此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其一;合理安排钢琴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在教学安排上要有充足的钢琴练习时间。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对各种调性调式的音阶、琶音以及和弦的练习,这对学生进行简谱即兴伴奏和转调弹奏极为重要。音阶与琶音在现代钢琴的演奏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有人做过统计,古典小小奏鸣曲中音阶的比例占到65%以上,几乎没有哪一首钢琴作品中不含有音阶、琶音这两种技巧。要弹好这两种技巧,最好每遍弹得持久一些,使手得到充分的连续活动。在钢琴技术训练中,持久练习很有好处,车尔尼通过他的练习曲集作品337和作品365阐明了这一点。他要求弹这两本练习曲每一首的每一小段,都反复弹奏若干遍到几十、二十几遍。他在作品365的序言里这样写到:“要根据所指定的次数去不间断地反复弹奏每一段练习,经验有说服力地表明,学生能在很少的几个月里达到纯熟的程度,而如果他用通常的方法,要得到成就需消耗很大的辛勤和通过多种的要求,并且要好几年。”车尔尼的这番话似乎有点夸张,但其中也有道理。这个道理就是钢琴的弹奏能力需要时间的练习。因此,高师钢琴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
其二;注重实践。在业余时间学院老师、班级可以通过举办观摩、比赛、学习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上台演奏与平日的练习是不同的,因为上台表演时要直接面对听众。演奏者不仅要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要了解听众的心理,以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艺术手段把听众带到音乐会中。同时,舞台环境、听众的反映以及突发状况都会对演奏者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上台表演与平时练习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一次性。如果说,跳水比赛中,一个跳水运动员要在几秒钟内,把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锻炼成果表现出来;同样,在音乐会上一个演奏者要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把自己苦练多时的成果演奏出来。在听众面前,不允许像平时练习那样,不满意可以重头再练一次,上台演奏必须一次就成功。每一个演奏者都期望自己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的动成果。这样的上台演奏机会从心理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实践考验。所以,应多举办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让向把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贯穿于钢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不能脱离实际。
因此,高师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培养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贯穿每一教学环节当中。